鄭國的位置在天下的正中,是晉國和楚國爭霸的焦點。鄭國和晉國同姓,都是周王室的分支。鄭國的國君鄭穆公是被晉文公重耳支持當上國君的,所以鄭國和晉國關係密切。可是楚國是它的近鄰,國力在上升,它也得應付楚國。晉國懷疑鄭國和楚國勾結,對自己不忠。晉靈公在與諸侯會盟時不見鄭穆公。鄭國的執政子家給晉國的執政趙盾寫信說:“我們的國君繼位以來三次去朝見貴國君,大臣們也接二連三地去晉國朝見。陳國和蔡國緊挨著楚國,一直對晉國沒有二心,這也是因為受我們鄭國影響。我們侍奉晉國已經好到不能再好了,可你們還說我們沒讓你們稱心。我們真是無能為力了。我們是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不得不屈從於大國的威勢,這是我們的過錯嗎?你們不體諒我們的難處,那也隻能隨你們的便了。古人說:‘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說:‘鹿死不擇音。’像這樣兩頭受擠,我們還能剩下多少選擇?鹿走投無路了,會鋌而走險。大國以德對待我們小國,我們是人。不以德相待,我們就是鹿。你們的要求這樣苛刻過分,我們也知道要亡國了。就以我們所有的軍隊,等著你們打過來吧!”晉國知道了對鄭國態度強硬會把鄭國推到楚國一邊,於是派大夫去鄭國會盟,重申友誼。這時候鄭國還是爭取讓晉國理解,盡力維持同盟關係。可是晉國和楚國的勢力此消彼長。楚國在楚莊王的領導下越來越強勢,而晉國因為晉靈公和趙盾內鬥,顧不上對付楚國的擴張。鄭穆公終於看清楚晉國靠不住,於是倒向楚國。
鄭國和楚國結盟以後,奉楚國的命令去攻打宋國。鄭國和宋國都是中等國家,實力差不多。開戰前夕,宋軍殺羊會餐。元帥華元在分羊肉湯的時候,不知因為什麼,沒有分給自己的車夫羊斟。第二天到了戰場上,羊斟說:“昨天分羊肉湯的事你做主,今天趕車的事該我做主了。”他把車趕到敵人堆裏,把華元送給了敵人。宋軍的元帥一開戰就被活捉,所以大敗,被敵人俘虜了四百六十輛兵車。史家評論說:“羊斟殘害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以發泄私憤。這樣的人不能算人。”除了羊斟這樣自私、狹隘到極點的人,宋國軍隊裏還有像宋襄公那樣把君子風度也發揚到極致的人。宋國大夫狂狡和一個鄭國軍人格鬥。對方掉到井裏,狂狡把戟倒過來伸到井下,把他拉上來。鄭國軍人拿著他的兵器,反而把他俘虜了。狂狡可能是想把敵人拉上來再公平地交戰,授人以柄也是出於好心,怕對方受傷。可是對方卻沒有他那樣的風度。宋國和魯國一樣,也是諸侯觀摩和學習禮樂的地方,古禮的影響深厚。教育有能力穿越時空,把古代的觀念傳遞下來,一代又一代地複製出宋襄公和狂狡這樣的與時代完全脫節的人。教育的這個能力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怎樣估計都不會過分的。宋國軍隊裏會同時存在著狂狡和羊斟這樣兩種極端的人物,這恐怕也是道德教育嚴重脫離實際造成的。這樣的脫節會造成社會的道德真空,所以相信的人做傻事,而不信的人則完全沒有了道德底線。
鄭國的位置在天下的正中,是晉國和楚國爭霸的焦點。鄭國和晉國同姓,都是周王室的分支。鄭國的國君鄭穆公是被晉文公重耳支持當上國君的,所以鄭國和晉國關係密切。可是楚國是它的近鄰,國力在上升,它也得應付楚國。晉國懷疑鄭國和楚國勾結,對自己不忠。晉靈公在與諸侯會盟時不見鄭穆公。鄭國的執政子家給晉國的執政趙盾寫信說:“我們的國君繼位以來三次去朝見貴國君,大臣們也接二連三地去晉國朝見。陳國和蔡國緊挨著楚國,一直對晉國沒有二心,這也是因為受我們鄭國影響。我們侍奉晉國已經好到不能再好了,可你們還說我們沒讓你們稱心。我們真是無能為力了。我們是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不得不屈從於大國的威勢,這是我們的過錯嗎?你們不體諒我們的難處,那也隻能隨你們的便了。古人說:‘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說:‘鹿死不擇音。’像這樣兩頭受擠,我們還能剩下多少選擇?鹿走投無路了,會鋌而走險。大國以德對待我們小國,我們是人。不以德相待,我們就是鹿。你們的要求這樣苛刻過分,我們也知道要亡國了。就以我們所有的軍隊,等著你們打過來吧!”晉國知道了對鄭國態度強硬會把鄭國推到楚國一邊,於是派大夫去鄭國會盟,重申友誼。這時候鄭國還是爭取讓晉國理解,盡力維持同盟關係。可是晉國和楚國的勢力此消彼長。楚國在楚莊王的領導下越來越強勢,而晉國因為晉靈公和趙盾內鬥,顧不上對付楚國的擴張。鄭穆公終於看清楚晉國靠不住,於是倒向楚國。
鄭國和楚國結盟以後,奉楚國的命令去攻打宋國。鄭國和宋國都是中等國家,實力差不多。開戰前夕,宋軍殺羊會餐。元帥華元在分羊肉湯的時候,不知因為什麼,沒有分給自己的車夫羊斟。第二天到了戰場上,羊斟說:“昨天分羊肉湯的事你做主,今天趕車的事該我做主了。”他把車趕到敵人堆裏,把華元送給了敵人。宋軍的元帥一開戰就被活捉,所以大敗,被敵人俘虜了四百六十輛兵車。史家評論說:“羊斟殘害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以發泄私憤。這樣的人不能算人。”除了羊斟這樣自私、狹隘到極點的人,宋國軍隊裏還有像宋襄公那樣把君子風度也發揚到極致的人。宋國大夫狂狡和一個鄭國軍人格鬥。對方掉到井裏,狂狡把戟倒過來伸到井下,把他拉上來。鄭國軍人拿著他的兵器,反而把他俘虜了。狂狡可能是想把敵人拉上來再公平地交戰,授人以柄也是出於好心,怕對方受傷。可是對方卻沒有他那樣的風度。宋國和魯國一樣,也是諸侯觀摩和學習禮樂的地方,古禮的影響深厚。教育有能力穿越時空,把古代的觀念傳遞下來,一代又一代地複製出宋襄公和狂狡這樣的與時代完全脫節的人。教育的這個能力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怎樣估計都不會過分的。宋國軍隊裏會同時存在著狂狡和羊斟這樣兩種極端的人物,這恐怕也是道德教育嚴重脫離實際造成的。這樣的脫節會造成社會的道德真空,所以相信的人做傻事,而不信的人則完全沒有了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