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秦國在長平重創趙國,一年後又出兵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諸侯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十萬軍隊去救。秦昭王派使者通告諸侯:“誰敢救趙國,我打下趙國以後就先去打他。”魏王害怕,命令晉鄙在半路上停下觀望,派另一個將軍偷偷溜進邯鄲,讓他告訴平原君:“秦國不是非要得到邯鄲。如果趙國派使者尊秦昭王為帝,秦昭王一定會高興,秦國就會退兵了。”隻憑這樣的建議我們就可以知道魏王的見識高低,而平原君聽了也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照辦。齊國的一個民間人士魯仲連這時也在邯鄲,他是來趙國遊曆,剛好遇到戰爭,自願留在危城中幫助趙國。他請平原君介紹去見魏國使者,對他說秦國是摒棄禮義,隻崇尚斬首軍功的國家,把臣民都變成了權勢的奴隸,絕不能接受它的統治。向秦國稱臣隻能讓自己更被動,讓秦國名正言順地消滅諸侯。一席話說得魏國使者心服口服,收回提議。
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他給信陵君寫信說:“我跟公子做親戚是因為敬重公子肯幫助人的品德。現在邯鄲被圍,魏國的救兵不來,就算公子認為我不值得幫助,看著我被秦軍俘虜,難道就不可憐你姐姐嗎?”信陵君心裏焦急,一再催魏王進兵。魏王怕秦國,就是不答應。信陵君沒辦法,就召集自己的門客,拚湊了一百來輛兵車和人馬,決心衝進秦軍裏去戰死,這樣也就對得起平原君了。出城東門的時候他去見侯嬴,和他訣別。侯嬴隻對他說:“公子努力吧!我老了,不能跟你去。”信陵君走在路上,心裏很不痛快。他想:“我對侯先生那麼敬重,今天我去赴死,他怎麼能連句話都沒有呢?”轉念又想到:“是不是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了?”於是掉轉車頭,回來找侯嬴。侯嬴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你這樣去麵對秦軍,就像拿肉扔給老虎一樣,白送死,有什麼用呢?告別的時候我什麼話也不說,就是為了讓你再想一想。”信陵君這才明白,向他再拜,請他指教。侯嬴讓周圍的人回避,然後說:“我聽說魏王調兵的虎符就藏在他的臥房裏。他最寵愛的如姬能夠把它偷出來。我聽說當年如姬的父親被人殺了,魏王和很多人要為她報仇,三年抓不到凶手。後來如姬哭著求你。你派門客殺了凶手,把人頭送給如姬。如姬為了報恩,為你去死都願意。你如果開口求她,她一定會答應。你拿到虎符就可以把晉鄙的軍隊奪過來,然後去救趙國才有成算。”
信陵君去求如姬,如姬果然把虎符偷出來給他。信陵君出發前,侯嬴對他說:“晉鄙是有經驗的老將。兵法上說,將軍率領軍隊在外,要依靠自己對形勢的判斷,可以選擇不接受國君的命令。所以你雖然有虎符,晉鄙也不一定會把軍隊交給你,可能會派人再去請示魏王,那就麻煩了。我的朋友朱亥是個大力士。你帶他去,晉鄙服從就沒事,如果不服從,就讓朱亥殺了他。”信陵君請朱亥來。朱亥說:“您幾次來看望我,我不回拜是因為覺得那些表麵的禮節沒有意義。現在您有危難,這正是我為您效命的時候了。”侯嬴對信陵君說:“我太老了,不然應該跟你去。我算著你到晉鄙軍營的日子,到那天我麵向北方自刎,以此來為你送行。”古人認為朋友之交貴在能夠互相理解、信任、支持,能夠使友情超越任何人間障礙,其最高境界就是能以生死相許。侯嬴為信陵君做了他能做的一切,最後他要以死來彰顯自己對信陵君的情誼,實踐士為知己者死的信條。
後來秦國在長平重創趙國,一年後又出兵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諸侯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十萬軍隊去救。秦昭王派使者通告諸侯:“誰敢救趙國,我打下趙國以後就先去打他。”魏王害怕,命令晉鄙在半路上停下觀望,派另一個將軍偷偷溜進邯鄲,讓他告訴平原君:“秦國不是非要得到邯鄲。如果趙國派使者尊秦昭王為帝,秦昭王一定會高興,秦國就會退兵了。”隻憑這樣的建議我們就可以知道魏王的見識高低,而平原君聽了也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照辦。齊國的一個民間人士魯仲連這時也在邯鄲,他是來趙國遊曆,剛好遇到戰爭,自願留在危城中幫助趙國。他請平原君介紹去見魏國使者,對他說秦國是摒棄禮義,隻崇尚斬首軍功的國家,把臣民都變成了權勢的奴隸,絕不能接受它的統治。向秦國稱臣隻能讓自己更被動,讓秦國名正言順地消滅諸侯。一席話說得魏國使者心服口服,收回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