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繼位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以後的十年間經常巡遊天下,最後一次巡遊時在途中得了重病。他一生沒有立皇後,也沒立太子。他的長子扶蘇被派去和將軍蒙恬一起鎮守北部邊疆。他覺得自己要不行了,寫信讓扶蘇把軍隊交給蒙恬,馬上趕回鹹陽。這看來是要扶蘇接班繼承。信寫好了,還沒交給使者他就死了。這一年是公元前210年,他五十歲。隻有跟隨他出遊的丞相李斯,他的小兒子胡亥,還有管皇帝車馬的太監頭子趙高和在皇帝身邊侍候的幾個太監知情。李斯認為皇帝死在外地,也沒立太子,消息傳出去可能會引起國家動亂,就下令保密,把秦始皇的棺材藏在車裏,讓太監照常送飯,官員們照常上奏,讓太監躲在車裏批複。在趕回鹹陽的路上,因為天熱,棺材裏發出屍臭。車隊拉了一些鮑魚,用鮑魚腐爛發出的腥臭來遮掩。

皇帝發布命令用的印信符節都掌握在趙高手裏。趙高和胡亥私交很好。他對胡亥說:“皇帝死了,沒有遺詔封皇子們,隻給扶蘇寫了一封信。扶蘇來了就會繼位,你什麼都不會有,怎麼辦呢?”胡亥說:“他是長子,本來就該如此,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趙高說:“不是這樣啊!現在天下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你、我和丞相三個人手裏。我們可以決定誰來繼位。你應該抓住機會。要知道給別人做臣下和別人給自己做臣下,這可是天地之別。”胡亥被他說動了。

趙高去找李斯,說:“皇帝死了,天下沒有人知道。給長子的信、皇帝的印信符節都在胡亥手裏。讓誰繼位就是你我兩個人說了算,你看怎麼辦?”李斯說:“這不是人臣應該說的話。”趙高說:“你認為自己在功勞、能力、人望和與扶蘇的關係上,比得了蒙恬嗎?”李斯說:“比不了。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趙高說:“扶蘇繼位以後,你的丞相職位肯定會被蒙恬奪走。我在秦國宮廷裏工作了二十多年,還沒見過秦國被罷免的丞相功臣能富貴過兩代,他們最後都被殺了。皇帝讓我教胡亥法律已經有幾年了。我發現他是一個仁厚謙恭的人,雖然嘴笨點兒,但人很聰明。請你考慮,把這件事定下來吧!”李斯說:“為臣有為臣的本分。我隻知道按照皇帝的命令辦事,哪裏有什麼考慮和決定?再說我本來是楚國的一個平民,皇帝提拔我當到丞相,我不能對不起他。你不要再說了,不要讓我犯罪。”趙高說:“胡亥在內,扶蘇在外,胡亥處在更有利的位置上,其實天下的權力現在已經掌握在他手中了。這你怎麼看不明白呢?你聽我的,可以永保富貴,失去這個機會,馬上就會有禍殃。就看你自己怎麼選擇了。”李斯猶豫後,還是屈服了。

於是胡亥、李斯和趙高三個人一起陰謀策劃,偽造秦始皇給丞相的詔書,立胡亥為太子;又偽造了一封秦始皇給長子扶蘇的信,譴責他不孝,命令他自殺。還說蒙恬和扶蘇是同夥,也賜死;在信上蓋了皇帝印,派使者送去。扶蘇看了信就自殺了。蒙恬家三代都是秦國的將軍。他和弟弟蒙毅是秦始皇非常信任和重用的大臣。他帶兵滅了齊國,然後率領三十萬軍隊防守北部邊疆,修築萬裏長城。據說毛筆也是他的發明。他不相信賜死是秦始皇的命令,不肯自殺,要求再向皇帝請示。使者是胡亥的親信,把他抓起來。三個陰謀家得到報告,非常高興,回到鹹陽,給秦始皇辦喪事。胡亥繼位成為二世皇帝。

趙高對胡亥說:“皇子們都是你的哥哥,大臣們都是先帝用的人。他們對你繼位的事很有懷疑,也不服氣。必須把他們都除掉,換上你親信的人當大臣,你的皇位才能穩固。”胡亥問他怎麼除掉。趙高說:“用法律最方便。”於是胡亥把法律改得很容易入人於罪。他說誰有罪,就交給趙高去審問定罪。刑罰也改得格外嚴酷,動不動就滅族。就這樣一連殺掉十二位皇子、十位公主,還有蒙毅等大臣,連坐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一位皇子嚇得主動要求給秦始皇殉葬。胡亥很高興,賞了他十萬喪葬錢。胡亥的濫殺弄得大臣們人人自危,離心離德。再加上政府征收的稅賦和徭役沉重得讓人民無法忍受,各地開始造反,天下大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