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做良人:《客座私祝》(1 / 2)

現代人說,最好的教育在家中。對於子女教育而言,家長異常重要。王陽明可以以書院院規的方式杜絕惡人來,但在一個家庭中,子女沒有機會和權力杜絕惡人家長,這就需要家長致良知,把惡人從心中驅走,自己自然就成了良人。

明末清初理學家孫奇逢曾特意為《客座私祝》做了個跋:“人家子弟做壞了,多因無益之人日相導引。近墨近朱,麵目原無一定;多暴多賴,習氣易以移人。餘不敢以概天下之賢子弟,就餘兒時以迄今日,忽彼忽此,轉徙難憑。日與飲者遇,而餘之嗜飲也轉甚;日與博弈戲謔者習,而種種之好,餘亦不肯後於他人也。或時而對賢士大夫語夙昔之事、隱微之念,唯恐其革除之不盡,而洗刷之未到。迨賢士遠,而便佞幸,則悠悠忽忽,故態又作。噫!友雖五倫之一,實貫於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之間而妙其用;少年未經世故,此義尤為吃緊。

“《客座私祝》數語,嚴切簡明,直令宵人輩立腳不住。其子弟賢,當益勉於善;即不賢,或亦不至大壞極裂,不可收拾。先生崛起正德,功定叛王,以一悟而師世學,以一勝而開封國,片言隻字,無不足提世覺人。獨取是篇而刻之,蓋人未有不愛其子弟,而子弟之賢不肖,實於此判聖狂。敢以公之吾黨士之共愛其子弟者。”

孫奇逢的大意是說:“很多人的孩子變壞了,多數原因是壞人引導。一個人成了什麼樣的人並無注定,隻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而已;一個人暴虐懶惰,也不過是沾染習氣而已。我不敢以這種論調評價天下的所有賢良子弟,隻就我個人而言,直到今天,時而是好人時而是壞蛋,時而這樣時而那樣,飄忽不定。有時候我與酒鬼走得近了,我就慢慢成了酒鬼;有時候與喜歡遊戲玩樂的人走近了,我就成了這種人。而有時候我和一些君子在一起,聊到自己那些念頭的變幻,突然就意識到自己很多時候都是大壞蛋,並且就在那一刻下定決心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唯恐有一絲疏忽。可是,一和這些君子走遠,和小人們走近了,故態又萌。唉,朋友雖然排在五倫之末,實際卻是比其他四倫更重要的;有些涉世還未深的年輕人,這一點,最該被銘記。

“陽明先生的《客座私祝》寥寥數語,嚴切而簡明,讓那些宵小之徒看了就臉紅,轉身就跑。子弟賢良的,給他看《客座私祝》,以勉勵他向善;子弟不賢良的,給他看《客座私祝》,他也不會壞到哪裏去。王陽明先生在正德年間崛起,平定叛王朱宸濠,於龍場驛站悟道,創建心學,以一次大勝(平定朱宸濠)而名揚天下,其所說的話,每一句每一字都在提醒世人致良知。可以說,王陽明先生的所有文章都是聖典。而我獨取《客座私祝》,原因就是,人人都愛惜自己的兒女,而兒女或賢良或不肖,這篇文章就是判決書。獻給和我一樣愛惜兒女的誌同道合的朋友們。”

看任何原典,最好看和原典作者旗鼓相當的人的評析,這樣可以讓你有多個視角審察原典內容。孫奇逢是心學體悟者,對王陽明這段家訓推崇備至。其根本原因正如他所說,這篇《客座私祝》和他本人的成長經曆有了感應。正因此,他才注意到,《客座私祝》是最走心、最接地氣的家訓,和文征明的孫子一樣,他強烈推薦。

現代人說,最好的教育在家中。對於子女教育而言,家長異常重要。王陽明可以以書院院規的方式杜絕惡人來,但在一個家庭中,子女沒有機會和權力杜絕惡人家長,這就需要家長致良知,把惡人從心中驅走,自己自然就成了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