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本節主旨:退讓、守弱、不爭,會使自己更為強大。
《道德經》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六十六章)
譯解: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彙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麵。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老子的這段話,就是教導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高貴的心,為人處世,要謙卑一些。
要求有一顆高貴的心,並不是說要“絕世而獨立”的孤芳自賞鋒芒畢露,《紅樓夢》裏的林黛玉過早辭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把內心的高貴溢於言表,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從而遭人嫉恨,為王夫人、賈老太君等不喜。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最終能否取得成功,與其為人處世的風格和作風是休戚相關的。
老子的這個思想十分深刻,古今中外無數的例子都可以證明其正確。劉備屈尊三顧茅廬,才使曆史上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麵;乾隆皇帝多次微服出訪,體恤民情,才出現了“乾隆盛世”;居裏夫人在第一次獲得了諾貝爾獎後,不居功自傲,繼續刻苦鑽研,繼而又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相反,如果一個人獲得了一點成就就驕傲自滿,當了一個小官就高高在上,嫌棄普通人,那麼他也絕不會有更高成就。
天下最廣闊的莫過於大海,但大海卻甘處下方,不屑於爭名奪利;河水不分晝夜,流淌不息,“萬物恃之生而不辭”,卻從不求回報。縱觀古今中外,凡在自己從事的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一向都是十分謙虛的,即使對世界、對人民做出了再大的貢獻,也從不會居功自傲。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隻有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地位放低,淡泊名利,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才能有所發展。我們一定要時刻銘記老子的教導:“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在許多地方表述過“善下”與“不爭”的思想,如《道德經》三十九章“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如《道德經》六十一章“大者宜為下”,如《道德經》六十八章“善用人者為之下”。對“不爭”,也在多處進行過論述,如《道德經》第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如《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如《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是謂不爭之德”,如《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那麼,後世的思想家是怎樣闡述“不爭”的呢?《淮南子·道應訓》寫道:
趙簡子死,未葬,中牟入齊。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圍之。未合而城自壞者數十丈。襄子擊金而退之。軍吏諫曰:“君誅中牟之罪,而城自壞,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子曰:“吾聞之叔向曰:‘君子不乘人於利,不迫人於險。’使之治城,城治而後攻之。”中牟聞其義,乃請降。故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段話的意思是趙簡子死後還未入葬,中牟守將就馬上叛變,而投靠齊國了。趙襄子把父親簡子下葬之後,第五天就急不可待地發兵討伐中牟城,但是他的軍隊包圍還沒有完成,中牟城的城牆就突然倒塌了一大片,足有十多丈寬,這時,趙襄子立即下令收兵。手下的軍吏們勸諫說:“君王親率兵馬征討中牟守將,而中牟城牆卻自己倒塌,這表明蒼天也在幫助我們征討罪人,既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撤退呢?”趙襄子高聲說道:“我曾經聽叔向說過:‘君子不應在有利的形勢下去欺壓別人,也不應在別人身處困境時去逼迫他。’因此,讓中牟城的守將把城牆修好後我們再進攻吧!”不久,趙襄子這番仁義的話傳到中牟城內的守將耳中,於是中牟城的守將便請求投降。所以《道德經》說“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就沒有任何人爭得過他”。老子的思想對儒家也產生過深刻影響,例如孔子就曾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很多事實證明《道德經》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縱觀曆史,我們發現“不爭“的結果不是失敗,而是笑傲江湖。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道德經》八章
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
——《道德經》六十八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八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