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西市位於距離絲綢之路起點開遠門附近(金光門內)。
西市周圍各坊裏居住有不少胡人,他們被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吸引長期定居在此,不少胡人落地生根已經幾代人了。
世界各民族文化在這裏和大唐文明激烈碰撞並融會貫通。
這裏有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及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各國各地區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亞與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們多僑居於西市或西市附近的裏坊。
在這裏他們都以自己是長安人自豪,這些外國的客商以帶來的香料、藥物賣給中國官僚,再從中國買回精美的首飾、絲織品和瓷器等沿著絲綢之路一路向西而去,自身財富就翻著跟頭打著滾地增長。因此,西市中有許多外國商人開設的店鋪,如波斯邸、珠寶店、貨棧、酒肆等再雇傭商隊輾轉往返大唐。其中以許多西域姑娘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則時有許多少年光顧。來自安息的香料,大食國的乳香沒藥,中亞的寶石,波斯的地毯,恒河的小羊皮,天竺國的象牙,新羅的妝漆寶匣,扶桑國的銅鏡貝殼玳瑁。
這裏就是異國人的天堂,光怪陸離的市井人情,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穿著打扮。有隻守住身上幾個關鍵位置,穿著火辣奔放的西域舞娘,也有全身包裹在袍子裏隻漏出眼睛的大食人,還有渾身漆黑嘴唇厚厚的昆侖奴。
張渙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在西市閑逛,侍衛們高頭大馬,隨行的侍女則戴上長長的幃帽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清麗的麵龐,衣袂翩翩走動之間搖曳生姿。打眼一看就是貴介公子出行的架勢,幾個牙行門口的遊俠、打雜的夥計就遠遠的看著,也不敢來搭訕。潑皮遊俠們是西市的地頭蛇,混跡在此為了吃飯活命,一般的小偷小摸坑蒙拐騙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欺負欺負化外野人雜胡蠻子根本沒有心裏負擔,惹急了動了刀子,隔天附近的陰暗偏僻角落臭水溝裏出現個來曆不明的死屍也不算什麼。隻要死的不是唐人,市屬和長安縣是不會太上心的。
但是他們能夠吃這一碗飯,招子不亮不行,眼前的這一行人明顯就屬於那種絕不能碰的。非但不能碰,他們甚至小心翼翼地為張渙他們處理掉那些不開眼的小麻煩。
張渙饒有興趣地信馬由韁閑逛,打量著眼前的異國風情絲毫沒有一點擔心。白龍魚服出行固然方便適意,但是對他來說結隊出行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麻煩,最重要的是出行安全。比如他看上一個頗為精致波斯酒壺,還沒等到隨從上前一個遊俠就貼心的拿布包好恭恭敬敬奉上至於價錢什麼的,絕對夠開店的胡商肉痛幾天的。那個頭上裹著厚厚的頭巾,留著阿凡提胡子的胡商臉上強擠出謙卑和猥瑣的笑容。彎腰撫胸,頭都快碰到墜著寶石的尖尖的靴頭上。這個大食商人就站在門口離張渙一丈距離,他絕對不敢在往前走一步小心翼翼地怕唐突到了貴人。侍衛們也忠心耿耿地窩著佩劍和武器,一旦發現這個高鼻梁藍眼睛的家夥有不明舉動他們絕對會出手的。
這家店鋪裏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波斯首飾,銀器,象牙飾品。所有器物都是那種彎曲到誇張的形狀,上麵裝飾著紅的藍的寶石。牆上地麵上掛滿了地毯,花花綠綠的絢麗多彩吸引人眼球。整體看上去就像後世在景區或者旅遊時候遇到的琳琅滿目的民俗文化小禮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