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渙這一段時間過的很悠閑,每日讀書練劍有空照料他的愛馬。那匹小馬在馬場養了幾天,劉逸請了好幾個老突厥馬倌兒仔細檢查了幾遍,沒有任何問題。
於是張渙就把它牽回家來養,不放心交給家裏下人他每天讓裴秀波幫忙照顧。自己一有時間去去親自照顧。不得不說富貴人家馬都是享福的,還沒幾天這馬看上去就壯實了許多。
這一日與裴秀波學劍過後,兩人愜意的坐在一顆老槐樹下閑聊。
“哈哈哈哈,實在對不住。那日我隻是在舞劍,並不是在班劍。小郎君,班劍是軍戲乃是周朝軍中流傳下來的古禮,雖是取樂相戲但也是交手對戰。”
張渙顯然還是不懂,於是裴秀波詳細解釋:“班劍乃是兩將對戰教技,頂盔摜甲持劍盾牌相搏。不能真的殺傷,一人比劃招式進攻,另一人在他比劃後再出招式化解。我那天就是練了一趟劍,當時連個對手都沒有就沒辦法演示班劍。”
有意思,雖然還是懵懵懂懂但也知道了個大概,不就是西洋擊劍嗎?隻是不直接對刺而已。
“那你和同僚又怎麼會起的齷齪?”張渙又在紙上寫道。裴秀波不好意思了:“原本也沒什麼,輸贏長短總會有的,但當時我一個不服氣就在擂台上和他較個高低。一時收不住手,所以。。。。。。”看來張渙之前對他的猜測的基本上是對的。
“那軍中除了班劍還有什麼還有什麼意思的遊戲?”張渙很好奇軍中那些一天精力過剩的家夥到底是怎麼折騰的。
裴秀波不假思索的說:“軍中可以玩的遊戲可不少,像是擊劍,賽馬,射箭,馬球,踢毽子,牽羊,拔河”。
張渙摸摸鼻子,看來唐代的娛樂活動還是蠻豐富得嘛!倒是顯得自己這個文明人沒什麼業餘愛好了。於是顯擺的寫道:“燒烤你吃過沒有?”
裴秀波一愣:“小郎君,我們軍中弟兄平時吃飯都是自己弄的,行軍打仗生火烤饃饃、烤肉不會就沒飯吃了。”
這樣啊,看來是自己想當然了以為唐代和後世一樣還有火頭軍呢,看來普通軍隊士兵是沒那個待遇了。
不過也沒關係,可憐的裴秀波恐怕平時在軍中也是將就慣了。軍中能有什麼調料什麼講究,一群糙漢子能吃上熱乎飯就不錯了餓極了誰還管他什麼半生不熟呢!
想到後世那些冒著青煙的烤肉味道,張渙瞬間食指大動。於是寫下單子,讓下人們去準備東西,對了烤魚、烤雞、烤鴨、烤羊肉統統來上一遍。這段時間張渙吃的菜都是瓦罐裏燉的煨的,羊肉還是銅釜裏麵炙的。也不知道什麼時間才能有鐵鍋發明!
那些鐵鍋要是翻砂製作,現在的工藝根本沒辦法避免沙眼,要是全靠鐵匠敲,估計沒人有那個出神入化的手藝。
一樣成熟的手工藝品背後都是成體係的知識係統。比如一把軍用連弩,零配件幾十種,所要用到的手法每一樣都是無數實踐的總結。
愛迪生說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這絕對沒說錯。沒有了電哪來的燈,沒有了發電機哪來的電,沒有蒸汽機械設備那裏來的金屬加工?
這是一個漫長的進化之路,張渙也不想大幅度的打破曆史進程。真那麼做他自己肯定是後果難料,比如說墨家一群人在戰國時期就發明無人機。
墨家精妙絕倫的機關製作手藝卻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就算是有墨家傳人出現,也是一閃即逝,泛不起一點水花。民智未開,絕大多數人知識水平根本就沒辦法接受,一旦出現高深莫測的技術就被視為異類。連弩為什麼消失?大唐現在用的還不是單打的連弩,墨家發明的一次發射20支箭雨的自動弩為什麼失傳?掌權者把他們當做禁忌束之高閣,絕不會允許它們被對手、敵人得到。
古今都是這個道理,仔細一想就能明白。一個人的能力如果超出大部分人那他就是天才,如果他超越全世界,那他就是瘋子。
所以話不多說,專心準備燒烤。天氣炎熱,得找個陰涼的地方,冰窖裏還有儲備的冰塊凍上點葡萄酒,嘖嘖。這個月祖父還是領的國公俸祿,國家給的有二十隻羊三十口豬,大概還剩下不少。
西市上胡人的鋪子裏啥樣的香料都有!這個張渙早就發現了,在沒有人工栽培基因改良之前,人們發現有香味的動植物就沒有不收集的。可以說後世的人反而依賴於人工製備調料,這是曆史的倒退。
隨著人口的劇增自然資源的缺乏,沒辦法才進行人工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