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金仙公主這頭,眼見熙子徑直離去心中也是難受至極,靈昌是在她麵前從小長大的,與她和玉真都很很親厚。
金仙公主公主不忿,這個李失活膽子也太大了,竟敢打大唐嫡親公主的主意。
於是她帶著玉真公主擺開公主車駕,徑直往李失活暫時居住的敦義坊而去。
李失活從小生活在窮鄉僻壤哪裏見過天家威勢,二位長公主大駕光臨把這個蠻子驚的不知所措。
二位長公主停下車駕也不下來,李失活趕忙行禮不跌。
金仙公主說道:“本宮聽人說有位番將的頭領,想要求娶我大唐的公主。不知可是你了?”
玉真公主輕嗔:“民間常說‘那蛤蟆想吃天鵝肉’,區區一個蠻夷郡王怎麼會可曾聽過。”
李失活垂手站在車駕下,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多年的困頓生活加上軍隊轉戰使他看上去更加蒼老醜陋。
駕輦上的兩個貴人如同豔陽高照,直射的他不敢正眼想看。
後麵旌旗招展、儀衛森嚴,兩位公主更是極盡奢華麗質天成。
他認識她們兩位金枝玉葉,皇帝的兩個親妹妹惹不起的人物。
兩位公主見他一副唯唯諾諾的寒顫模樣,更是嘲諷的一笑,起駕離去。
宋璟在朝堂上的上奏,引起了劇烈反響。邊軍戰火初平人心思定,朝堂人事變換也才安靜下來,陛下的後宮再著了火,大家都也不願這麼折騰。
於是眾臣紛紛表示讚同,諸位王子公主是該名正言順。順帶著宗譜上近枝的親王也不能絕了子嗣,皇家宗係宗正寺務必要妥善處置。
皇帝無奈下旨:改李嶼為嗣升,封忠王,以賀知章、潘肅、呂向、皇甫彬等名士為侍讀。又:詔以故越王貞死非其罪,封故許王男琳為嗣越王,以繼其後。宗正寺、鴻臚寺、太常寺聯合整理積年宗係,不失子女嗣祀。
次日宣李失活覲見,皇帝命太常寺以宗室女,東平王李續外孫,許州楊元嗣女楊氏,為永樂公主。下嫁,並賜物一千五百段。
十二月十六日該靈昌公主李靖瑤及笄,皇帝詔曰:靈昌體弱侍親至孝,令延緩時日。
次日,李隆基接到一封司馬承幀的書信,上麵說道:“靈昌公主生具仙根,皇家千金之貴。不宜輕許。”
能讓不管俗事的司馬宗主出手幫助熙子說情,李隆基想不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於是他命高力士下去查探,高力士何許人也?隻半日就把事情挖出個底掉,李隆基皺著眉頭聽著高力士的回報神色難看。
“這麼說這一段時間滿城風雨,都是這個張渙鬧騰的?”高力士笑著說:“少年愛慕也是常情,這個小郎還是不錯的。”
李隆基轉身,玩味的對高力士說:“力士莫不是收了那小子送的人情才幫著他說話的吧?”高力士輕笑:“這小子雖然愛胡鬧,但卻是張說公教出的好孫兒。”
李隆基聞言欣然說道:“燕國公教人的本事卻實不錯,前在潛邸時朕就特別喜歡聽他授課。不過這個小子想要娶朕的公主,朕還要考慮考慮。”
高力士說道:“少年郎行事急躁也是再所難免。”
李隆基卻說:“雖是如此,這一段時間他鬧出動靜也太過了朕深受其害。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朕豈敢現在就把熙子交給她?”
說完提筆寫下一道墨敕交給高力士,上麵寫著:“張說改任右羽林將軍,兼檢校幽州都督”。
高力士笑著說道:“恐怕助了這小子的囂張氣焰,陛下不可不防”。
李隆基頷首,撫須說道:“如今張家在朝的已經有兩官,太子符寶郎張埱、太學教授張均,朕有意命張均往別處為官,再把張垍從洛陽調回來。力士,你看如何?”
高力士避重就輕說道:“張公在外不便,正該叫他爹回來好好磨磨他的性子。”
張渙和熙兒沉浸在逃過大劫的歡喜之中,絲毫不知道自己這隻小螞蟻已經開始進了皇帝的法眼。
金仙公主性格沉穩,年幼時經曆過慘痛的宮廷鬥爭所以她想到的更多。於是她問張渙道:“你今後作何打算?皇兄恐怕不會輕易把熙子交給你,你需仔細此事日久生變。”
張渙說道:“想先讀書學武,兩年後我們再做打算。”
張渙今年十三,因為父親不在就沒加遠遊冠,過兩年是十五,王公大臣子弟十五歲加冠就可以算作成人享受一切男子待遇。等到二十加了元冠就可以承襲爵位,繼承宗佻。
“你現在出仕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不在京中恐怕此事不穩。”玉真公主忍不住說道。
熙子有些不好意思,張渙卻是說道:“小子雖然自己在家學《史記》,但是還是想出門走走看看,若能拜在名師門下也能受教做些學問。僥幸玩弄權術攪擾朝政之事不可常有,以後要是到了朝堂沒有點底蘊恐怕站不住腳。”
熙子也笑著說:“他已經夠傻了,若不學的聰明些以後被人家賣了可如何是好?”眾人為之大笑,玉真公主上前嬉笑道:“恐怕有的是人等著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