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頭(1 / 2)

很高興,他已經好久沒有這麼高興過了。

自從他被調到洞市龍橋村任村委會主席轉眼間已經過了快八年了,當年的他躊躇滿誌,立誌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可當他到了這裏,才發現自己接了個燙手山芋。

本來這裏有著豐富的黑水的資源,以前還有企業在這邊有著一個大型的員工基地,效益不錯,周圍的村民也依托著這裏過得蠻滋潤的。可誰曾想,一場大礦難出現了,整個基地的人都死了個幹幹淨淨,這下可好,人們都說這裏鬧鬼,紛紛搬離,有的膽子大不準備搬的,也被政府以安全為理由搬遷安置了。

所以當到這裏的時候就發現這裏已經成了一個空殼。發展得要人啊,他就是再有能耐,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是不甘心,他積極地向上級打報告做申請,可是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最後他發現連接著龍橋村和洞市市裏的唯一一條大路因為不知名原因損毀,維修隊卻遲遲不來的時候。他的心一下就淡了,他知道這個地方肯定有什麼貓膩,雖然沒人了,但是上麵還是要找個看門的來管著。而他這個倒黴蛋就幸運地做了這條看門狗。好在工資不低,也不限製他的人身自由,他最後倒也是樂得清閑。

不過時間總是最好的良藥,幾乎可以治愈世間的一切疑難雜症。近幾年,有些過得不如意地莊稼人和流浪漢來到這裏,畢竟這裏有著大量的閑置土地和房屋,對於這些人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本來是管一管的,畢竟這是有主的地方,但是想了想又算了,何必多事,反正會有人來料理的。

可後來,隨著這些人的定居,的心思慢慢活泛起來。他想著雖然這些聚集而來的人不過小貓兩三隻,也不堪大用,但是這至少說明了一個信號。於是他每天看著新聞,打著電話去和以前的同僚閑聊瞎扯,七拚八湊地收集著消息。終於,在他得知市裏想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帶動市裏的就業的時候,他適時的遞上了一份計劃書。

他忐忑地等待著,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的收獲有了回報。市裏派專人送來了通知,肯定了他的表現,但是並沒有馬上同意他的要求。並提出了問題,畢竟這裏雖然有黑水而且有一些設施,但是畢竟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而且曾經發生過礦難,還是需要再研究。

但當看到一隻施工隊開始維修出村的道路時,他心中大喜,知道這事八九不離十了。

更大的驚喜來著昨天,不久前,接到通知,市裏積極聯係中原的大企業中黑水,終於和他們達成了合作意向。不僅如此,中黑水還準備派出一位地址專家來這裏做實地考察。

這可樂壞了,可不一會兒他就發了愁。專家來了,吃哪兒住哪兒,這裏現在路還沒通,還有一段泥巴路,不知道專家來了會不會滿意。可沒曾想,還在憂慮的時候,專家自己就來了。

想起昨天見到宋專家一行的情景,習慣早起聽新聞的坐在小板凳上,還是為宋專家的風姿所敬佩。

前夜剛下過小雨,直到現在還飄著雨絲。打著傘走到進村的路口上,感受著腳上因為泥濘而帶來的黏著感,心裏想著:雖說接到報告說,最近專家就回來,不過今天這個天氣應該不會來了吧。

話雖這樣說著,還是在這停留了片刻,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在等些什麼。突然,有一抹異色出現在了的視野中,那是一個人,身穿著棕色的大衣,冒著雨大步流星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急忙打著傘跑過去,雖然地麵濕滑,但對於久走山路的來說保持平衡並不是什麼難事。雨打在了他的臉上,泥水濺濕了他的褲管,可是他毫不在意,衝動了那個人的麵前。

跑近了那個人的身邊,那是個年輕人,神色堅毅,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強烈的自信。此時,他正站立好奇地看著,細密地雨絲掛在他利落地短發上,把它們磨礪的像劍一樣根根衝天。

“你…您…,您就是過來考察的專家?”氣喘籲籲地問。

“如果你說的是去龍橋村考察的人的話,那可能就是我了。”男子笑道,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