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門外,些許流民在晃蕩,羅哲看了一眼幾個瘦弱的孩童,有些無力的搖頭,對抗蝗災,沒殺蟲劑,沒整合了整個國家的力量去處理,是十分艱難的,更何況現今被稱為天災,是上天在懲罰皇帝。
百姓吃不上肉,更別說油了,再者,蝗蟲遷徙,吃完這茬吃那茬,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很久,入冬就死,因而,蝗災之後伴隨的饑荒才是真正的災難。
羅哲沒停留太久,直徑走向田地,蝗災蔓延到京畿還不久,他沒想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隻想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內讓一些人能活下去。
皇城,東宮,明德殿
大殿中,大臣們跪坐在禦案下方,等著上頭的天子宣布退朝,李世民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開口道:“朕偶得一美味,想與眾卿品嚐。”
說罷,一個個侍從從殿外穿門而入,手裏各拿著一個小碟子,放在各大臣前麵,禦案上也放了一碟,李世民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臣子的反應。
當看清碟中物時,大臣無不皺眉,不知何意。
李世民直接抓取一隻往嘴裏送,咀嚼下咽,眯著眼睛看上去甚是享受,案下大臣見狀也紛紛品嚐,不疑有他,不一會兒,一碟碟蝗蟲就被吃個精光。
這時,李世民擦了擦嘴說道:“今京畿蝗,百姓視穀如命,而田中作物皆被此蟲蠶食,朕此前前去視察,偶遇一小農,其言此蟲可食,朕即讓其為朕烹飪一道,確實美味,朕欲將此法告詔天下,想必蟲害也能小許,眾卿以為如何?”
群臣默然,安靜片刻後,一人出班,道:“陛下,蝗乃天災,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
李世民麵露不快,這言外之意是說自己德行不足才引來蝗災,回想那小兒,對天災似乎並不敬畏,看著案下大臣,李世民暗中握了握拳,便道:“此災情之事不容小視,賑災之事已讓房卿與杜卿負責,但此法定要通告百姓,無需多言。”
羅哲背著竹筐,看著夯土的城牆,雄偉的城門,看著排隊取粥衣衫襤褸的百姓,心中有些壓抑,來到大唐所見,就是幹旱和蝗災,而朝廷所能給的隻是賑災,如果在後世,國家機器充分運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些天災並不足為懼,對著夕陽,聽見擊鼓聲,羅哲加快腳步往嘉會坊跑去。
次日清晨,隨著日出的鍾聲,一大一小的身影朝著城門走去,大壯背著大鍋手裏抱著瓦罐,羅哲背著小鍋,肩膀斜挎著竹筐,雙手提著兩個空桶,兩人來到城外,便開始忙碌。
大壯取水而來,羅哲搭石成灶,城門守軍隻是遠遠的看了一眼,見沒有異狀,便不再搭理。
羅哲用小鍋煮水,用來燙蝗蟲,拿著竹子編的漏勺不斷的將水中的蝗蟲撈起放在木板上,爾後和大壯一起用早已準備好的竹簽將蝗蟲一一串起。
不久,行人開始圍觀,羅哲搬了塊石頭坐在上麵烤蝗蟲,而大壯將大鍋放到灶上熱鍋準備油炸,羅哲用竹子做的刷子沾著油往蝗蟲上抹,仔細觀察成色,烤好的第一串往上麵撒點鹽,羅哲並不喜歡現在的鹽,因為苦,又黃,但不妨礙他喜歡給烤蝗蟲添添味。
當羅哲將烤好的蝗蟲往嘴裏送時,圍觀者不少捂住嘴,因為他們已經看清烤的是何物,但看羅哲的表情並不痛苦,而且好像還很享受,不少圍觀的孩子都開始流口水了。
這時,一個壯漢走上前來,深深的看了羅哲一眼,問道:“此食價幾何?”
羅哲拿著一串遞給壯漢,笑道:“今日小子初次買賣,不用錢!”
壯漢拿起烤蝗蟲就大口咀嚼,連連點頭,口稱美味,羅哲見狀,便道:“這烤蝗蟲是美味,那油炸蝗蟲更甚,是否嚐嚐?”說著遞了一盤到壯漢前麵。
壯漢毫不遲疑伸手就抓了幾隻往嘴裏送,不一會兒便吃完,看著羅哲道:“小郎君廚技驚人,可惜無酒,此等美味做下酒菜最佳。”說完抹了一把嘴,“大夥兒都來嚐嚐,可別錯過此美味而後悔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