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桃兒眉心一跳,從吳嬸子這欲言又止的神色裏約略猜出來一點複雜的意味,小臉上頓時懊惱成一片,細聲細氣保證:“桃兒以後……少吃點!外婆別送我回去!”
吳嬸子差點沒被小外孫女一句話帶出眼淚來,大掌摩挲著她的小腦袋久久不語。
當初帶她回來,脫了身上打著補丁的衣裳,才發現孩子瘦的皮包骨頭,身上不少青紫的掐痕,問了許久才從孩子斷斷續續的話裏知道了真相。
楊婆子心腸硬的很,自楊桃兒生下來就沒給過她好臉色,有時候半夜裏睡醒來,還要摸著楊桃兒枯瘦的大腿內側細肉擰一把掐一下,發泄不滿,就差卡著她的脖子弄死她了。
楊桃兒在曆史書中曾經讀到過在華國很漫長的時光裏,女人對女人的敵視與仇恨,總以為那是沉封在故紙堆裏的舊聞,沒想到睜眼到了楊家,切切實實的體會了一番,實在是很長見聞。
她人小力微,受製於楊婆子,無力反抗,隻能逆來順受的忍著,有時候甚至覺得楊婆子看她的眼神都在表達著“這丫頭怎麼還沒餓死”的遺憾,來到吳家過了半年好日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勤快善良的外婆,抱著她的胳膊不撒手,小腦袋直往她懷裏抵,依戀的模樣讓吳嬸子眼眶都濕潤了。
“外婆得去瞧瞧你媽。桃兒是想要弟弟啊還是妹妹?”吳嬸子打起精神笑著逗楊桃兒,也很想借孩子的口安安自己的心。
鄉下人的講究,孩子的眼睛幹淨,生男生女多半講的很準,很多人家裏有了孕婦,都會特意問家中或者親戚家孩子關於腹中嬰兒的性別,討個好彩頭。
楊桃兒心裏不以為然,對於吳英玉生男還是生女並沒有執念,不過她在楊家過了兩年半水生火熱的生活,心智又是成年人的,見過無數次楊婆子為難吳英玉跟她們姐妹的場景,私心裏既然不能教唆吳英玉離婚,也不得不認清現實,覺得吳英玉實在有必要生個兒子也許才能改善家庭地位。
她幹脆的吐出說了無數遍的詞兒:“弟弟!”
自從寄居在吳家之後,吳嬸子用這招在她身上試驗了無數次,每聽到一次結果就眉開眼笑。而楊桃兒也樂意用這招來哄外婆開心。
吳嬸子當年嫁進吳家,進門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後麵接連又生了兩個兒子,迅速奠定了在婆家的地位,走出去腰杆都挺得特別直,臨了才生了小閨女吳英玉。
鄉下人重男輕女,都盼著添丁進口,瞧在三個兒子的麵上,吳嬸子自踏進了婆家的大門,除了當新媳婦的時候如履薄冰,時時要看公婆丈夫的臉色,後半生簡直過的揚眉吐氣,走路帶風。
她順心順意了大半輩子,送走了公婆,又陸續為三個兒子娶了媳婦回來,把閨女嫁了出去,挑的也是身體健壯能拿十二個工分的大小夥子,結果天有不測風雲,先是老頭子撒手而去,緊跟著小閨女就生了個女兒。
如果說楊杏兒出生的時候,吳嬸子還能安慰自己先開花後結果,在親家麵前也還能安慰幾句,那麼楊桃兒的出生不但給楊家蒙上了一層陰影,就連吳嬸子想起來也要忍不住長呈短歎,對著楊婆子那張臉都要陪個笑臉。
——閨女肚皮不爭氣,連生了兩個閨女,她對親家也有幾分愧疚。
好不容易盼到吳英玉懷了第三胎,前些年宣傳的計劃生育政策步步收緊,以前是動員,眼下卻有了強製執行的苗頭,聽說隔壁鄉裏就有懷孕四個月的婦人被動員去做了人流手術,並且結紮了。
吳嬸子提心吊膽幾個月,就怕閨女被鄉上計生員拉去做人流結紮,那可真就對不起老楊家了。
她這些日子半宿半宿睡不著,苦捱苦盼等到了快要生,掐著手指頭天天算,估摸著就在這兩日,大清早起來做了早飯,等大著肚子的三兒媳婦起床,交待了一番,就收拾好了給小嬰兒做的包被,小衣服,背著楊桃兒往楊家莊趕。
楊家莊距吳家莊有二十多裏地,楊嬸子心裏存了事兒,一氣悶頭走了快兩個小時,在太陽快當正中的時候總算趕到了楊家莊,初春走出了一身的汗,才踏進楊家大門就聽到一聲小嬰兒的啼哭,跟院子裏推磨的楊六虎打了個照麵,來不及打招呼就搶著往吳英玉的房門口趕,隔著窗戶問裏麵:“兒子閨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