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原先的痛苦與沉寂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積極的冒險與進取。塞爾瑪為自己的新發現激動不已,她拿起了筆,一本名為《快樂的城堡》的書兩年後出版了,塞爾瑪最終經過自己的努力看到了“繁星”。
沙漠沒有變。當地的居民沒有變,隻是塞爾瑪的人生視角變了。一念之差使一個人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人生也因此而變得精彩。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利,遇到各種麻煩,也許會遇到什麼打擊,但隻要保持一種開朗的心情,達觀的態度,積極的想法,超然的觀念,樂觀的情緒,平靜的心境,換一個視角來看待一切,生活的天空就不會有烏雲籠罩。
鬆開緊握的拳頭
生活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它是禍福的容器,就看你自己裝進去的是什麼。
有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暴風雨之夜,你駕車經過一個車站,車站上有三個人在等巴士,其中一個是病得快死的老婦人,一個是曾經救過你命的醫生,還有一個是你長久以來的夢中情人。如果讓你隻能帶其中一個乘客走,你會帶誰呢?
很多人都會選擇其中唯一的一個選項,而最好的答案卻並非如此。最好的答案是:把車借給醫生,讓醫生帶著老婦人去醫院,而你和你的夢中情人一起在原地等巴士。
是因為我們從來不想放棄任何好處嗎,就像那車鑰匙?有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放棄一些固執、限製甚至是利益,我們反而可以得到更多。
最難舍棄的是什麼,是道義,還是一段感情?為什麼不能拋開和犧牲一些東西,而去獲得另一些永恒呢?
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就注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但同時你也會獲得一些東西。其實有時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我們心裏都很清楚,隻是覺得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好處所在,勢均力敵,哪樣都舍不得放手。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沒有在同一情形下勢均力敵的東西。它們總會有差別和輕重,你應該選擇那個對長遠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有些東西,你以為這次放棄了,就再也不會出現了,可當你真的錯過了,會發現它在日後仍然不斷出現;而有些東西,你以為暫時放過它,它還會一再地出現,就像當初它來到你身邊時那樣,可真的一旦錯過,它就是美景不再的回憶,就是日後無法回頭的遺憾。
要是我們放棄的和想得到的都是好東西,那怎麼辦?那是因為我們太貪心。貪心常常蒙蔽真心。要知道世界上不會有那麼好的事,我們往往隻能在某一時刻選擇一樣東西。
我們無法看到未來將是什麼樣子,但是應該明白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可以根據它們來做人生裏的任何一次取舍,對自己既不委屈,也不縱容。而且很多世事與感情是經不起一再地錯過與等待的,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做出一個選擇,而不是等到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候,再來體會那種悲涼,就好像一定要等到不再相愛的時候再說再見一樣。
選擇留給對方一個不再回頭的背影,不代表自己不想折返身去永遠纏綿地擁抱。選擇退出一個和對方廝守到老的結局,不代表心裏不想和對方一起實現這個夢想。鬆開你緊握的拳頭,你會擁有更多。
忙裏偷閑,主動休息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很忙,有時忙得自己心煩意亂,忙得自己身心疲憊。其實,如果你能在繁忙時稍稍偷閑一下,你的狀況就會得到很大改觀。
古詩有雲:“人生政自無閑暇,忙裏偷閑得幾回?”可見,人生是忙碌的,學會忙裏偷閑,主動休息,勞逸結合就變得極為重要。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非常快捷,有的人習慣了忙忙碌碌地生活,認為自己過得很充實,因為時間大都用這種或者那種事去填充起來了,認為自己沒有白白浪費時間,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們的很多時間都是在做無用功,甚至往往得不償失。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一天忙得睡覺的時間都沒有,怎麼偷閑啊?”其實,隻要你抓住這個“偷”字,問題就解決了。偷閑並不難,世界上很多傑出人物都是忙裏偷閑的高手。
毛澤東就很善於偷閑,他在很忙的時間裏會找一些比較閑的人談些哲學問題。平時床頭上放著許多閑書也是他的一個特點。周總理也很會忙裏偷閑,在乘車時、接見外賓前或會議中間,打一個盹兒,養一會兒神,便馬上又投入工作。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已近70歲高齡,他每天都堅持工作16小時以上,卻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原因之一就是他善於忙裏偷閑,他坐上汽車就能休息,每天都堅持午睡l小時。晚飯後他便在辦公室內的床上睡上兩個小時,醒後立即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直至次日淩晨。
偷閑也是主動休息,它有利於恢複體力,提高工作效率,迅速解除疲勞。我們在從事工作、學習和其他活動中,往往習慣在疲勞的時候再去休息。其實,當你感到疲勞時,身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如乳酸、二氧化碳、水分等已經積蓄較多,身體在短時間內不能完全消除這些代謝產物。相反,未感到疲勞便主動休息,體內積蓄的代謝廢物較少,稍作休息便可消除疲勞。
主動休息有利於全身器官功能的充分發揮,增加機體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因此,我們要學會忙裏偷閑,養成主動休息的習慣,使我們的心情永遠寧靜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