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僅僅是生存,更是一種存在
多少世紀以前,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什麼叫作生存?
經過世代人的思考、探索與推敲,經過智慧者的實踐、應用與認證,最終,人們得出了這麼一個答案:活著,不論用什麼方式活著,不論活得怎麼樣,隻要活著,就是生存!
多少世紀以後,人們還是信奉著這麼一個答案,並把它當成了真理。但問題是,他們之中,大多數人清貧地活著,困苦地活著,掙紮地活著,頹廢地活著,失敗地活著。
這時,有一個少年說:“難道,我們生存僅是為了活著嗎?那與豬狗又有什麼區別?那與草木又有什麼差異?”
這樣的疑問一出,引起了眾怒。
眾人中走出一位老者,上前給了少年兩巴掌,並號召眾人,將這個躊躇滿誌的狂妄少年囚禁起來,讓他知道:活著,就是生存!
就這樣被囚禁了,少年變成了青年,青年變成了中年人,中年人變成了老年人,直到他臨終之時,還是說了那一句話:生存,不僅僅是為了活著,還要讓自己升值!
時過境遷,世界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
在陸地上,有了馬車,有了自行車,有了汽車,有了火車,有了磁懸浮列車……
在海洋裏,有了舟楫,有了輪船,有了汽船,有了艦艇,有了潛水艇……
在天空中,有了熱氣球,有了飛機,有了火箭,有了衛星,有了宇宙飛船……
在人世間,有了工業,有了發明,有了電話,有了網絡,有了更多的高科技……
這時,人們不禁又開始發問:什麼叫作生存?
最終,人們在曾經囚禁少年的地方發現了答案,它也成了新時代的最佳答案。這句話被那個少年刻在了石壁上:就價值而言,你可以是零,也可以是無窮,關鍵是看你如何看待,並如何發展。因為,人不是僅求生存的動物,還要有夢想。人生存的最低極限是,活著,隻要不死就可以了,人生存的最高極限是,讓世界知道你曾經存在過。
感悟人生
我們時常自問:“人應該怎麼樣活著?是默默無聞,還是一鳴驚人?”為此,我們也在尋找答案。我們看到李白、杜甫等因為詩詞而存活在世人的心中,歌德、雨果等因為著作而存活在世人的心中,畢加索因為畫作,莎士比亞因為戲劇,愛迪生因為發明,愛因斯坦因為研究,都永遠存活在世人的心中。有的人,其活著的價值是零。而這些人活著的價值是無窮。人們為什麼要活著?這也許就是最佳答案:生存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卻不僅僅是為了生存,還要讓自己升值。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