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是一種毀滅

在山上,有兩棵鬆樹一同生長著。

忽有一天,一棵鬆樹說:“看到山下不遠處那片肥沃的土壤了嗎?如果我們生存在那裏,不用在岩石的縫隙裏尋找食物和水源,不用在幹旱中苦苦地堅持與忍耐,那該是多麼美好與愜意啊。”

但另一棵鬆樹卻說:“雖然我們無法選擇出身的環境,但我們可以憑自身的努力戰勝環境,以求得生存與壯大。那遠處的沃土並不適合我們的生命,因為,我們早已紮根在岩石中。”

不久以後,山下那片沃土被人栽上了樹,讓山上的一棵鬆樹羨慕不已。恰在這時,山下種樹的那群人登山遊玩,爬上山頂,他們便坐在這棵鬆樹下休息乘涼。

突然,這棵鬆樹開口說話了,對這群人乞求道:“偉大的人啊,請用您的力量把我移栽到山下的那片沃土中吧。”

這群人說:“為什麼?那得花費我們太多的力氣,況且,你在這裏不是很好嗎?”

這棵鬆樹說:“你們看,我在這座山上,少肥料,少水源,所以生長得非常緩慢,如果把我移栽到山下,那時,我將會更加茁壯地成長,會更快地長成棟梁之材。”

人被說動了,便齊心合力將鬆樹挖出。這期間,不知這棵鬆樹有多少根被挖斷,但這棵鬆樹忍著傷痛而不抱怨。終於,它被移栽到了山下的那片沃土中,開始了它新一輪的成長曆程。

山頂上的鬆樹與沃土中的鬆樹遙遙相望著,時不時,沃土中的鬆樹勸說道:“下來吧,這裏土壤肥沃,有充足的水源,正適合於我們的生長。”山頂上的鬆樹卻說:“我擁有更加龐大的根係,足以維持我的生存與成長。因此,我不需要。”

幾年過後,幾十年過後……

沃土中的鬆樹因為營養充分,水源充足,長勢遠遠超過了山頂上的鬆樹。但值得一提的是,沃土中的鬆樹因為生活太安逸了,所以根係並不發達。有一天,陰雨連綿,數日不絕,這棵鬆樹因為頭重腳輕,倒下了,不久便枯萎了。

山頂上的鬆樹依舊傲立在石隙上,遠遠望去,仿佛是一隻振翅欲飛的雄鷹。望著沃土中的鬆樹,它歎息道:“當你盡情地在安逸的樂土中享受時,你便失去了堅強挺立的時機,也失去了本應強大與輝煌的未來。”

感悟人生

一旦你安於現實的處境,便失去了跳向成功與輝煌的力量。一切的成功者,一切的偉大者,都不是在安逸中適應,而是在挑戰中改變。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秋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