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開場白: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般(2)(1 / 3)

有時在演講中,一上台就向聽眾提出問題,讓聽眾和演講者一起思索,使聽眾從頭至尾集中精力聽講,以印證自己的想法和演講者的看法是否相同,是否正確。隻要提出的問題是群眾關切的,是聽眾迫切想知道而又感困惑的,這種方式一定能像一把鑰匙一樣,開啟聽眾的心門,使演講者進入他們心中。

複旦大學有一次舉辦《青年與祖國》的演講比賽,當時由於種種原因,會場嘈雜難靜。當時有位同學上台,他剛講個開頭,就立即扭轉了混亂局麵,緊緊抓住了聽眾的心。他說:“我想提個問題。”台下聽眾立即被他這種新奇的開頭形式所吸引。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青年和祖國的關係呢?”這時,台下聽眾議論紛紛,情緒活躍。他立即引導說:“可以用‘根’字來概括這種關係。”接著,他講述上海男人名字喜歡用“根”字的原因,並歸納說:“我們青年有一個共同的姓,就是‘中華’;有一個共同的名,就是‘根’。‘中華根’應該是中國青年最自豪、最光榮的名字!”話音剛落,全場頓時掌聲雷動。這樣的提問開頭,新穎別致,出人意料,讓人耳目一新,激起聽眾濃厚的興趣。

◎ 幽默式

幽默式開場白往往亦莊亦諧,妙趣橫生,既語帶雙關,又不失犀利。演講時用幽默法導入,不僅能夠較好地表現演講者的智慧和才華,而且能使聽眾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不自覺地進入角色,接受演講的內容。同時,在幽默趣味的開場中,不時發出一種與導入語語感、語意十分和諧的笑聲。這輕鬆的一笑,不僅給聽眾以美的感受,而且能溝通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感情。

1965年11月,美國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中國慶祝她的80壽辰,周恩來總理特意在上海展覽館大廳舉行了盛大的祝壽宴會。周總理的開場白是:

今天,我們為我們的好朋友、美國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慶賀“40公歲”誕辰。(參加宴會的祝壽者為“40公歲”這個新名詞感到納悶不解)在中國,“公”字是緊跟它的量詞的兩倍。40公斤等於80斤,40公歲就等於80歲。

周總理巧妙的解釋在幾百位祝壽者中激起了一陣歡笑,斯特朗女士也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當你在做嚴肅的政治演講時,是否覺得很難使聽眾產生濃厚興趣?那麼,來看看英國文學家吉卜林在開始政治演講時,是怎樣逗引聽眾大笑的。

他所講的並不是編造出來的故事,而是他自己過去的經曆,並且用一種戲謔的口吻指出其中的矛盾。他說:“諸位,我在年輕的時候,住在印度。我常常替一家報社采訪社會新聞。這工作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它可以使我有機會去認識一些偽造貨幣、盜竊、殺人以及這一類富有冒險精神的有才幹的人。”聽眾大笑,“在我采訪到有時他們被審判的情形後,我還要到監獄裏去,拜望一下我們那些正在受罪的朋友。”聽眾又發出笑聲,“我記得,有一位因為殺人而被判無期徒刑的人,是一位絕頂聰明而又善於說話的青年人。他告訴我一段在他看來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話:‘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一失足跌入罪惡的淵藪裏,他一定要從此為非作歹不止,最後他竟以為唯有把他人都擠到邪路裏去,才可實現自己的正直’。”聽眾大笑。這句話,真是妙不可言了。聽眾的笑聲和掌聲同時響起。

◎ 名言式

演講開場白也可以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語,為展開自己的演講主題做必要的鋪墊和烘托。名人說過的格言,永遠具有引人注意的力量。所以,能適當地引用一句名人說過的話,也不失為演說開端的好方法。

例如,演講題為《讓生命在追求中閃光》的開場白是:

美國黑人教育家本傑明·梅斯有句耐人尋味的名言:“生活的悲劇不在於沒有達到目標,而在於沒有想要達到的目標。”這話是極有道理的。

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時間以分秒來計算,因而,當今社會的演講也要適應時代的這一特點。

在一定的場合演講某些種類的問題時,一開始,就恰當地引用名人名言,是最巧妙的方法。因為既稱“名人名言”,就意味著它在群眾中有影響,有權威,受信賴,易接受;也表明,在名人論述的那個問題上,其理論深度已達到相當水準,在這個基礎上再闡述發展,對聽眾更會有吸引力。

有一位教育家在以事業成功為題做演講時,他先引用著名大演說家卡內基的話說:

世界上的最優獎品——榮耀與金錢,隻贈給一件事,那就是創造力。什麼是創造力呢?讓我告訴你們,就是不必別人指示,而能做出確實的事情,並獲得成功。

這段演說詞的開頭,有幾個特點是值得稱道的。它的第一句話引用了名人名言,就引起了聽眾的好奇心,使聽眾願意聽下去,想再多知道一些。演說者如果在說完“隻贈給一件事”的後麵,能夠十分巧妙地略略停頓一下,那更會使人迫不及待地要問世界把最優等的獎品贈給了誰,他的第二句話立刻把聽眾引進了題目的中心。第三句是問話,可以引起聽眾的思索,而且使聽眾願意共同討論。第四句給創造力下了一個定義。

在這樣的基礎上,演說者再列舉大量生動的事例,從理論上展開創造力對事業成功的作用的分析,當然會把聽眾的情緒引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