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入題、破題與點題是演講成功與否的關鍵。通常情況下,人們選定一個演講題目之後,首先應當考慮的便是這個題目如何進行組織,如何盡快根據自己對題目的興趣引發出聽眾同樣的興趣,如何以自己對題目的感覺和熱情去點燃聽眾內心的感覺與熱情之火,如何以自己對題目的精深理解去啟迪聽眾沿著這一思路去思索。這些,都關乎演講的成敗,也都同解題的方式——入題、破題和點題緊密相關。“立文之道,唯字與義”,演講也同樣如此,抓住了與入題、破題、點題相關的字與義,也就抓住了解題的“牛鼻子”,從而取得理想的演講效果。
◎ 入題要快
入題要快而毫無疑義。欲使聽眾盡早進入自己規定的主題,就必須重視入題的速度和方式兩方麵的安排。既要“開門見山,一針見血”,這就是“快”;又要有邏輯上的懸念、起伏和跌宕,以收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欲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要開門見山,以期迅速將聽眾帶入規定情境和思路中去。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起初草稿從馬克思夫人的逝世說起,進而才進入自己的題目。在客觀和冷靜的敘述中,難於將聽眾迅速地引領入規定情景。因此,恩格斯對此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在後來的定稿中,他采用單刀直入的入題方法,直接講馬克思停止了思想,永遠睡著了,這樣就迅速將聽眾引入到沉痛和肅然的既定情境之中,比原稿那種緩慢的節奏強多了。
其次是講究懸念和曲折,以引起聽眾的關注。前麵我們強調入題要快,並不是說所有入題都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為佳。其實,有時候入題更需要講求一定的曲折和委婉,尤其要講求一點邏輯懸念,方才有利於入題的引人入勝。
因此,有時候,我們不妨多用一點言辭,以懸念抓住聽眾心理,引起他們的注意和重視。有一篇題為《人嗬,認識你自己》的演講,主講人給劃定的題目是“人與社會和自身的關係”,可是一開始,演講者並不直接挑明這個題目,而是先援引恩格斯的話,講了個“司芬克斯之謎”的引子:“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個人和每個時代提出了問題……”繼而話鋒一轉,問道:“那麼人類呢?人和人類社會有什麼難題呢?”最後他自己答道:“人類麵對著的有三大難題——人生、社會和人自身。”這就是“轉折式入題”,它使自己的入題顯得有些跌宕,有些波瀾甚至懸念,一點也不平鋪直敘,自然能引起聽眾的關注與興致。
再次用強烈的反差、對比來引出自己的題目,以期在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主要指以對比、對照和映襯之類的修辭手法,來引領和導入自己的話題。
有一篇名為《論男子漢》的演講,一開始,演講者的話似乎跟一般的謙辭沒什麼兩樣,頗有離題之嫌。因為他一口氣就洋洋灑灑敘說了四個“困難”:
我一點也不明白主辦者的意圖何在,這使我感到為難,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今天,我是第一次來到你們學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人容易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況且,剛才前麵的幾位同學又做了精彩的演講,熱烈的掌聲可以作證,這給我增加了壓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個困難。不巧得很,我本想憑手中這麼一張卡片做一次演講,卻忘了戴眼鏡了,想把它放在桌上偷偷地看幾眼也不成了,這就是我的第四個困難。
乍一看,這開場白頗有些饒舌的味道,豈料到,那演講者講罷第四個困難之後,話鋒突然一轉,便進入自己早已擬訂的題目了:
但是,我並不膽怯;相反,我充滿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這個講台上來,我就必定能夠鼓起勇氣,竭盡全力,讓自己體麵地走下台去!因為,我選擇了這樣一個演講題目——《論男子漢》!
這樣,《論男子漢》特有的勇氣之題目,便同一開始的膽怯與為難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反差,巧妙、貼切而又風趣盎然。這樣的入題,不是做到了辭明義見和曲徑通幽的完美統一嗎?
◎ 破題要準
破題要確而奇。演講中,入題並不等於破題。二者的區別在於:入題隻是引導進入設定的題目或論點的方式,而破題則是提綱挈領地進入各個論據或闡述的要點之中。這就好比說,它們二者一個是樹冠,一個是樹冠下的主枝。破題的意義在於,可以決定“主幹”的發展方向,讓聽眾對演講初見端倪,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可見,破題可使聽眾在不知不覺中跟隨演講者的思路走,是關乎演講成敗的又一重要環節。總體來說,我們可選擇以下幾種方式,來做到破題的明確與奇詭或奇趣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