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演講匪類:具體類型具體對待(5)(1 / 3)

當然,以上幾步也隻是簡單的模式,實踐中演講者還可根據實際需要稍加變化,而並非填表式。

5. 措施的條理性

演講者在講措施時一定要注意條理清楚,主次分明。不要像漫坡放羊那樣,講到哪算哪,讓人聽了如一團亂麻。為了把措施講得有條理,可用列條的方法,如“第一點”、“第二點”或“其一”、“其二”等表示。除此,在每一“步”之間要用“過渡語”來承上啟下。如,在自我介紹之後,可以用“我之所以敢於來競選,是因為我具備以下條件”來引起下文;講完條件後,可以再搭一個“橋”:“以上我說了應聘的條件,那麼,假如我真當了校長(或鄉長、廠長),會采取什麼措施呢?下麵就談談我的初步設想。”這樣不僅條理清楚,而且使演講上下貫通,渾然一體。

◎ 競選演講的內容

1. 介紹自己應聘的基本條件

所謂基本條件就是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工作態度等。這一部分實際上是要說明為什麼要應聘、憑什麼應聘的問題。競選者在介紹自己的情況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即針對競選的崗位來介紹自己的學曆、經曆、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已有的政績等。並非要麵麵俱到,而應根據競選職務的職能情況有所取舍。

2. 簡要介紹自身的不足之處

競選者在介紹自己應聘的基本條件時,要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長處,但不是對自身的不足之處,閉口不言。例如某競選者的表述:

我從沒有擔任過班幹部,缺少經驗。這是劣勢,但正因為從未在“官場”混過,一身幹淨,沒有“官相官態”、“官腔官氣”;少的是畏首畏尾的私慮,多的是敢作敢為的闖勁。正因為我一向生活在最底層,從未有過“高高在上”的體驗,對擺“官架子”看不慣,就特別具有民主作風。因此,我的口號是“做一個徹底的平民班長”。

3. 表明自己任職後的打算

評選者更關心的還是競選者任職後的打算。因此,競選者在競選演講時,一定要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亮明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說,要緊緊圍繞著聽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措施。

◎ 結尾

好的結束語能加深評選者對競選者的良好印象,從而有利於競選成功。競選演講常見的結尾方法有:

表明對競選成敗的態度。這種方法能使評選者感受到競選者的坦誠。例如:“作為這次競選上崗的積極參與者,我希望在競爭中獲得成功。但是,我絕不會回避失敗。不管最後結果如何,我都將‘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做事’。”

表達自己對競選上崗的信心。例如:“我今天的演講雖然是毛遂自薦,但卻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我隻是想向各位領導展示一個真實的我。我相信,憑著我的政治素質,我的愛崗敬業、腳踏實地的精神,我的工作熱情,我的管理經驗,我一定能把副處長的工作做好。如果各位有疑慮,那就請給我一個機會,我決不會讓大家失望。”

希望得到評選者的支持。例如:“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請相信我,投我一票!我將是一位合格的……”

2005年6月2日下午,曾蔭權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記者會上,正式公布其參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施政綱領,下文為曾蔭權在記者會上的參選演講全文。

用心·務實·為香港

曾蔭權

2005年6月2日

今日,特區政府收到中央政府的批文,正式準許我請辭政務司司長之職,六月一日生效。我現在可以正式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同時公布我的施政綱領,並在兩個星期之內,向選舉事務處呈交提名表格。

參選行政長官,是本人畢生最重大的一個決定,也是我個人事業上另一個轉折點。我的家人和朋友對我堅定的支持和鼓勵,我十分感激。但由於這個決定,也關係到香港人的福祉,上個星期,我曾經獨處省思,為香港、也為了我自己的抉擇而誠心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