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生之盟(11)(1 / 2)

因為訓練的節奏太快,兩人變得沉默許多,不出客棧,白天也不下二樓,確實叫玉玲瓏十分欣慰。她心情大好,親手為兩個少年縫製了腰帶,還許諾說等這整子忙完了手上的事,就為他們繡雙厚實的鞋,一度在客棧裏扮演起了慈母的角色。

習武之人最易壞的就是鞋,這幾天裏張知陳磨壞了順意鞋坊的長靴,也磨掉了大少爺的脾氣。在紀風塵的指導下,他先將劍譜上的招式爛熟於心,再配以木劍練習,漸漸的掌握了一些劍術,雖不精,卻能在混亂之中求得自保,於張知陳而言是可喜的進步。

第六天中午,陰雨蒙蒙,讓人困乏得睜不開眼睛。

本就勞累了一整晚的兩個少年從床上爬下來,睜眼就看到花柔站在麵前,在花柔身後是捧著一堆蓑衣的婢女。

麵對張知陳和紀風塵的猜疑,花柔解釋說,她是領了張天門的命令,轉告張知陳去武館尋一個人的,此人姓唐名飛,乃張天門昔日朋友的獨子。

那朋友戰死沙場後,唐飛流落到瀚都城裏不知去向,最近有人說他在清鬆武館附近出現過,張天門希望兒子能替自己找到唐飛,把他帶回有來客棧好生照料。

張知陳聽了花柔的描述,跟紀風塵商議過後,穿上花柔帶來的蓑衣鬥笠就準備出發了。

在出發前張知陳心中有一個預感:此行必定撞上半月教的人。

他很快權衡了利弊,紀風塵的傷已經痊愈,武力大增,自己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裏已然脫胎換骨,又有辰和嵐兩個黑衣從者陪同,饒是撞上了半月教的頭目,想必也不會像上次那般狼狽收場。

兩人在黑衣從者的掩護下先去鐵匠鋪子取兵器。

這件事已經拖延了數日,不知道董大叔是否如約打好了兵器。

董大叔早就給紀風塵打了一把與風魂刀神似的六尺長刀,為張知陳鍛一口五尺長的寶劍,他坐在鐵鋪的板凳上,一再囑咐二人要注意安全,能不動武則不動武。

張知陳收好兵器,謝過大叔,表麵上答應了大叔決不動武,其實紀風塵知道,以張知陳的脾性,恐怕是能動手決不跟對方多說半個字。

兩人離開鐵鋪後,根據嵐的指示前往蓮湖街。

在連綿不絕的細雨掩護下,他們跳上房頂,貓著身子來到青鬆武館的對麵。

兩人趴在屋頂上,看到一個身材瘦小的少年站在武館門前。

張知陳拉低了鬥笠,心想此人該不會就是唐飛吧?怎麼這麼傻,這麼大雨還不走?

唐飛站在門前已經等了好久。

隔著一道雕刻著祥瑞花紋的木門,他聽到院子裏麵有一個雄渾有力的聲音在大聲問道:“阿衝,難道門口那廢物還沒走嗎?”

其後一個稚嫩的聲音緊接著回答道:“回師父,還沒走呢!我看他是鐵了心的要給您添堵,要不我們師兄弟幾個將他趕遠些?”

“不必了,那廢材喜歡怎麼樣就讓他怎麼樣好了,反正有個人替我守著大門也好,還省去了養隻看門狗的錢。”

因為訓練的節奏太快,兩人變得沉默許多,不出客棧,白天也不下二樓,確實叫玉玲瓏十分欣慰。她心情大好,親手為兩個少年縫製了腰帶,還許諾說等這整子忙完了手上的事,就為他們繡雙厚實的鞋,一度在客棧裏扮演起了慈母的角色。

習武之人最易壞的就是鞋,這幾天裏張知陳磨壞了順意鞋坊的長靴,也磨掉了大少爺的脾氣。在紀風塵的指導下,他先將劍譜上的招式爛熟於心,再配以木劍練習,漸漸的掌握了一些劍術,雖不精,卻能在混亂之中求得自保,於張知陳而言是可喜的進步。

第六天中午,陰雨蒙蒙,讓人困乏得睜不開眼睛。

本就勞累了一整晚的兩個少年從床上爬下來,睜眼就看到花柔站在麵前,在花柔身後是捧著一堆蓑衣的婢女。

麵對張知陳和紀風塵的猜疑,花柔解釋說,她是領了張天門的命令,轉告張知陳去武館尋一個人的,此人姓唐名飛,乃張天門昔日朋友的獨子。

那朋友戰死沙場後,唐飛流落到瀚都城裏不知去向,最近有人說他在清鬆武館附近出現過,張天門希望兒子能替自己找到唐飛,把他帶回有來客棧好生照料。

張知陳聽了花柔的描述,跟紀風塵商議過後,穿上花柔帶來的蓑衣鬥笠就準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