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口齒伶俐(2)(1 / 3)

白天來位客人,鄒忌又把對妻、妾說的話再說了一遍。

那客人恭恭敬敬地說:“徐公確實不如您美。”

第二日,恰好徐公來訪,鄒忌對他橫看豎看,覺得自己哪裏有他美呢?

晚上,他想了又想,最後明白了:“妻子說我比徐公美,是偏護我;妾說我比徐公美,是怕我;客人說我比徐公美,是想得到我的好處。”

於是,鄒忌上朝對齊王說:“臣確實自知不如城北的徐公美,但臣的妻子偏護我,臣的小妾怕我,臣的客人對我有所求,所以都說我比徐公美。由這件事,我聯想到:我們齊國,地有千裏方圓,城有一百二十。宮女左右,沒有不怕大王您的;朝裏的大臣,沒有不偏護大王您的;齊國四境之內的人,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這樣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是多麼厲害呀!”

齊威王聽了鄒忌巧妙的勸諫,覺得很對,就下令說:“以後,不管是誰,凡是能當麵指責我過失的,可以得最上等的賞賜;能用書麵文字批評我的過失的,可以得中等的賞賜;能在大庭廣眾中非議我的,隻要讓我知道,就可得下等的賞賜。”

這道命令頒布後不久,文武百官紛紛上朝來向齊威王提出很多意見,齊威王吸收合理的部分,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一年之後,大家都覺得提不出什麼意見了。齊國因此漸漸強盛起來。

俗話說:以小知大,以小見大。能夠打動人心的話語往往是從發生的小事情引申出來的,這樣的話語既有親和力,又有說服力。鄒忌正是因為掌握了說話的藝術,所以他不僅能夠巧妙地說服九年不理朝政的齊王改正過去的錯誤,而且能夠聞過則喜,勵精圖治,使齊國走上富強之路。這不能不說語言的魅力確實不可小視啊!

語言精,事半功倍

所以,要想使我們的想法能夠讓人牢記於心,就要做到表達精確,用最少的字表達最清晰的思想,做到語言平實、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一個人文字上的表達能力和語言上的簡潔表達,能反映出這個人本身的文化修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很有風度和品位,而有的人初結交時覺得很有意思,再深入交往時就覺得華而不實,內心沒有什麼真正的東西。

不管是文字上或語言上的修煉,都是人內在的精華,是一種精神的完美體現,是成大事者必備的修為。它難以用固定的模式加以評論,也不能從別人的身上取來。它是自身的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修煉,而且是要靠自己慢慢地體會與領悟。

文字與語言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工具,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表達都達不到,還談什麼成大事。

事業上成功的人,他們的信函是行文簡練、內容全麵、主題明確的。別人需要兩頁紙的篇幅,他們隻要十行字就可以說得一清二楚。

很多人應聘失敗,得不到自己理想中的職位,就是因為求職信寫得亂七八糟,讓人不想再看第二眼。相反,一些人得到了理想的職位是一封整潔、嚴謹的求職信幫了大忙。

有經驗的人事部經理,在一大堆應聘材料中,隻會挑寫得簡潔、幹淨、一目了然的信看。

雖然沒有看見求職者本人,但從他風格獨特的信件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整個思想狀況。如果連一封信都寫得拖遝冗長、充滿自我吹噓之詞,怎會讓人相信他的能力呢!

在這裏先介紹一些意見,因為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迷惑,他們不知道如何才能取得成功,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備這種能力。

首先要看你是否具備這方麵的才能:說話直截了當,善於抓住問題的實質,而不是拐彎抹角、拖泥帶水。如果缺少這方麵的能力,那就可以肯定你做什麼都難以成功。

模棱兩可的人總是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他們辛苦勞作、四處奔波,最後卻一無所獲。而直截了當的人知道問題核心所在,能一舉擊中問題的要害。正是這一習慣,幫助他們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寫信時,要看你是不是能夠做到惜墨如金,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境界。

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發電報,每個字都需要花錢,力求用最少的字表達最豐富的含義。並且做到多看幾遍,多改改,盡量刪去多餘的話,做到字字珠磯、句句精煉。

通過學習簡潔的表達方式,可以改掉說話長篇大論的壞習慣。同時,這樣的練習也可以提高思維能力。如果用三言兩語就能表達出豐富的含義,你就成為了駕馭語言的高手,別人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這樣所做的一切就如同一位乳品工人告訴我們如何保存奶製品一樣。為了保證奶製品的質量,哪怕一小塊可能變酸的脫脂乳或其他雜質也要清除掉。

Tip:收藏+分享影響你一生的100個哲理,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