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在下……心中有愧啊!(1 / 2)

吳遊閱讀玉簡的時間,略微有些超於餘三鬥的想象。

閑著無聊,餘三鬥坐在一邊的石凳上,又拿出林半月的煉丹筆記,按照之前草擬的出的表格模型,稍作調整優化。

趙燁提供的玉簡,雖然邏輯混亂,毫無條理,根本就是一些亂七八糟的隨筆,但若是仔細研讀,還是可以提煉一些有用的信息。

就是有用信息少到離譜而已。

俗話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按照這個說法,趙燁的筆記中起碼有九成五的糟粕,餘下五分精華還需要仔細分辨,破譯加翻譯,才能成為一些值得留意的參考信息。

林半月煉製過培元丹,也是借此晉級一品上階丹師,之後,由於宗門派遣外出巡遊,加之需要儲備靈石購買築基丹,隻煉製了兩爐納元丹,所記錄的信息十分有限。

等餘三鬥將林半月和趙燁提供的信息綜合成一個表,針對納元丹的煉製記錄,便有了四組數據。

以表格這種二維化的橫縱對比手段,將某些值得注意的消息排列起來,四組互相對比的數據,已經可以隱約體現出某些特征。

比如煉製培元丹所需要的主料‘一元草’,到底應該在什麼時機融入未成形的丹液中。

還有妖獸骨粉的劑量問題,葛藤作為底料的比率,等等。

餘三鬥愈加感覺到,煉丹這件事,完全可以用對待試驗的態度來記錄、分析。

大膽推斷,小心論證。

就在這時,吳遊終於看完了玉簡,抬起頭來。

餘三鬥放下玉簡,笑著看向吳遊,“吳道友,如何?”

吳遊點點頭,麵色也恢複了正常,“很精彩,非常合理的推論。”

他將玉簡還給餘三鬥,道:“餘小友的思路是正確的,煉製丹藥並不僅是一個按圖索驥的過程,需要開拓性和創新性。”

“那——”

“然而,煉丹是一整個行業,而非一小部分人的自娛自樂。”吳遊打斷了餘三鬥說話的想法,“但所謂煉丹,即是將某些固定量的天才地寶,以某些固定的手法與順序進行融煉,最後形成一枚丹藥的過程,是不是?”

餘三鬥點點頭,“是這樣。”

“也就是說,煉丹的程序是可以固化的。”吳遊嘴角微微翹起,道,“現如今,每一名煉丹師都需要花費大量材料進行試錯,問題大多出在丹方上,這難道不是一種錯誤?”

“換句話說,我師叔這幾爐丹藥,之所以成色一直有問題,是不是因為,丹方本身就存在問題?”

“再進一步想,若是他一開始拿到的丹方就是正確的,這個問題是不是就可以避免?”

吳遊靜靜看著餘三鬥,等待他的回答。

另一側,早有準備的餘三鬥笑著點了點頭,“沒錯,你說的對。”

“吳道友,其實你理解錯了一件事,雖然師姐認為這件事是由於丹方派過於僵化而導致,但我並非支持自由派,而是想提醒吳道友,丹方派並不需要拘泥於丹方。”

“就拿這次的水雲丹煉製情況來說,整整七爐、五十八枚丹藥,你們其實可以搜集非常多的訊息。”

“這些信息中,就包含著丹藥煉製過程所有的秘密。”

“隻要你們能夠注意到,並且對其進行分析判斷,改良丹方,根本不會鬧出這種事。”

說著,餘三鬥拿出剛剛編寫到一半的玉簡,遞給吳遊,“具體記錄的條目和形式,可以參考這枚玉簡。”

“最後,吳道友,還是那句話,我並非支持自由派,也並非否定丹方派。”

“我隻是一個簡單、純粹的煉丹者,希望煉丹之道上,觸目之處,一片坦途。”

說完,餘三鬥站在原地,靜靜等待吳遊閱讀玉簡。

讓我們看看,Excel今天能給我帶來多少精細。

……

吳遊整整看了一盞茶功夫。

餘三鬥給出的玉簡中,不僅有四爐培元丹的信息記錄,還有七八爐水雲丹、六七路納元丹的記錄,都是根據林半月的煉丹筆記所得。

在做完二維表格之後,餘三鬥還對其趨勢進行了簡單的製圖,清晰明了。

等到吳遊終於放下玉簡,將其還給餘三鬥時,他的臉上已經滿是驚訝。

此前,在吳遊眼裏,神秀宗以蘇凜為首的那一批自由派煉丹師,根本就是在憑借自己的天分,隨心所欲的對待煉丹,沒有一絲嚴謹,更沒有將煉丹推廣向普羅大眾的偉大宏願。

但看到這份表格,以及其內裏所代表的含義後,吳遊覺得自己恐怕犯了錯。

這名叫餘三鬥的小友,僅是外門的一名煉丹師,就可以編寫出,或者拿到如此詳盡,如此完整,如此眾多的數據,而且這些數據之間的變化,大膽之餘不失嚴謹,顯然是進過嚴密思考之後的實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