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部書,我如此貪心地,將他們的故事都寫進一本書裏來了。
它已經不再是我一個人的記憶,而是關於一群男孩女孩,在好多好多七八月的夏天裏,那些不能言說的秘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秘密,才讓這些夏天裏發生的那麼多那麼多故事,永遠存在了他們心裏,並跟隨著他們一起成長。
他們出生在80年代,成長在90年代00年代10年代,他們經過千禧年,他們看過流星雨,他們經曆過1999和2012兩次所謂的“世界末日”,他們對未來還渺茫時,已經突然長大。
寫到最後,故事中這一對青梅竹馬的年輕人分開的時候,我難過得幾次停筆寫不下去,隻因為我被這份愛情感動得熱淚盈眶。雖然他們那般深深愛過,可是最後還是得分開。
現實中的我們,已經對分開、告別、再見這些字眼麻木了,因為我們知道再傷感也還是要分開、要告別、要再見。但是當這些字眼落在筆下時,甚至在寫這篇後記提到這些個字眼時,心還是會被一下下地戳痛,淚流滿麵。
真實故事的優點就在這兒,它的畫麵永遠在你麵前,使你不由自主地深陷進去,明明知道結局是這樣,也不能去改變什麼,最多隻是在文字上潤潤色,將不合邏輯的地方變得有邏輯,將再見寫得不那麼悲傷。
總之,我已經盡力寫出了這個關於80後的故事,但願它能像感動我自己一樣感動你們。
2011年的夏天,我藏在一家號稱人間仙境的酒店,完成了這本小說的結尾,寫下了最後一個“再見”。
如果你們喜歡這本書,又有興趣讀了我這篇後記,我想與你們分享一些在書中並沒交代的事,算是一個小小的年表,記錄那些依然發生在夏天的記憶:
2004年的夏天,羅嘉晨從體院畢業,在職高做了體育老師,幹了一年便轉行作健身教練,後升為大區團操經理,相親認識了一個本城做服裝生意的女孩,預計2012年結婚。
2001年的夏天,雍靜出國留學,畢業後留在澳大利亞繼續讀研,據說邂逅了一位當地有名的牙科醫生,正在考慮移民。
2003年的夏天,許安安出版了第一本單行本漫畫。同年,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她的漫畫一直沒有廣受關注,是小圈子內的閱讀品。婚後,她的心裏隻有兩件事:結婚、生子。她開始嚐試接一些插畫和設計作業,對於新的漫畫作品她還沒有任何想法。
2008年的夏天,沈威來北京看奧運,就留在了這裏。他有個願望,此生能出版至少一本許安安的書。於是在第二年的夏天,他成立了他自己的公司。每天他都夜以繼日地、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中,努力經營一家販賣夢想的出版公司。
他身邊的朋友們大力做媒幫他介紹女友,一家出版愛情小說的圖書公司老板卻沒有愛情,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嗎?但沈威是個獨身主義,無論大家如何撮合都以失敗結束。問其為何,他笑著說:“我有喜歡的人啊。”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他喜歡的人是他的青梅竹馬,也在北京,卻從不見他帶她出來見朋友。也許是無緣吧,他們兩個人從沒有像言情劇中男女主角那樣在街轉角遇見過,漸漸成了陌路。
我在小說中寫道:今年的婚禮一個接一個,範範被黑人感動,汪小菲牽手大S,董璿孫儷孫燕姿莫文蔚梁詠琪等眾明星,也一個個爆出即將幸福了的消息。
我們聽著他們的歌、看著他們的電視長大,現在,他們都要結婚了。
那麼親愛的你,看完這本書後,是否也準備趕這一趟,結束自己孤單的生活呢?
2011年10月8日於杭州富春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