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回信中鼓勵他,稱“在大城市找一份工作不是難事”。看到母親的鼓勵,梵高並沒有受到鼓舞,他認為留在城市裏隻會讓自己更加迷茫,他不想再找一份像畫廊職員那樣體麵而乏味的工作,他希望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但是,現實的一再打擊令梵高心灰意冷。求職的失敗,生活上的窘迫、心靈上的孤寂,讓梵高陷入病態的憂鬱之中。梵高的父親再次央求了自己的哥哥,讓他為梵高重新安排一個工作,不需要多麼體麵,隻要可以緩解梵高目前的困頓處境就可以。
於是,在梵高伯伯的安排下,梵高在一家書店得到了一份店員的工作。已經24歲的梵高重新投入到世人所認為的正常生活中去,他常常忙碌到深夜。他在給提奧的信中寫道:“不再是父母的負擔讓我感到輕鬆。”
但是在梵高的內心深處,他依舊是孤獨的,他無法享受眼下的生活,所做的一切妥協不過是為了讓家人不再為他擔心。他將越來越多的時間用來讀《聖經》,他用荷蘭語抄寫《聖經》,唯有《聖經》能夠帶給他撫慰。
成為神職人員的想法始終盤踞在梵高心頭,他向家人透露了自己的堅持。父母對他的這個念頭十分反對,尤其是梵高的母親,她一心盼望著兒子能夠躋身上流社會,成為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梵高之前稱自己要去當傳教士,她以為他隻是胡鬧一番,慢慢就會放棄,沒想到梵高卻堅持要去為窮苦的人們傳遞上帝的福音,成為一個傳教士,這讓她無比失望。
梵高的父親沒有明確地阻撓梵高,但是他告訴梵高,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傳教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經曆艱難而漫長的學習過程。梵高打定主意要經受這些考驗,他開始備考阿姆斯特丹神學院。
梵高一意孤行,父母知道反對也無用,便為他聯係了在阿姆斯特丹的姨父,希望他能夠為梵高提供一些幫助。梵高的姨父很樂意幫忙,為梵高聯係了最好的指導老師,還親自監督梵高學習,希望梵高能夠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傳教士。
之前一直給予梵高幫助的伯伯,這一次拒絕給這個不聽話的侄子提供任何幫助,他認為梵高這個不成熟的決定不會有好的結果。對於伯伯的冷眼旁觀,梵高沒有在意,他一心撲在神學院的考試準備上,全心全意地投入,準備開始新生活。
在起程前往阿姆斯特丹之前,梵高去海牙見了提奧。提奧對梵高的人生沒有過多地幹預,他隻是希望梵高能夠過得開心和幸福。帶著提奧的祝福,梵高踏上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火車,準備走上上帝支持的幸福道路。
母親在回信中鼓勵他,稱“在大城市找一份工作不是難事”。看到母親的鼓勵,梵高並沒有受到鼓舞,他認為留在城市裏隻會讓自己更加迷茫,他不想再找一份像畫廊職員那樣體麵而乏味的工作,他希望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