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說:“這個嘛,你先別考慮,隻要能阻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就算你完成了任務。”
第二天一大早,孫天海很不情願地鑽出熱被窩,騎上三輪摩托,沿著市區的幾條繁華路段轉了一圈,根本沒發現任何異常。整整一天,也沒得到關於王八的任何消息。
但在第三天,情況發生了突變。孫天海剛一上班,電話鈴就響個不停,從各個渠道反饋上來的信息表明:這天早晨,有十二隻甲魚出現在市區最繁華的北京路和上海路上,還有三隻分別在市委、市府門口和新修的立交橋上被人發現。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每隻甲魚的背殼上都刻有“項為民”三個字。
處長將全處的人派出去搜尋,到了下午才將十五隻幽靈般的甲魚帶回辦公室。全局的人都跑來看稀罕,鬧鬧嚷嚷,說什麼的都有,局長火了,往走廊裏摔了一個茶杯,才將好事者們嚇跑。
處長慍怒地盯著孫天海,那眼神分明在責怪他偵察不力。孫天海自己也後悔早晨貪睡懶覺沒有出動,否則他極有可能當場擒獲肇事者,立下頭功。
這十五隻王八像十五顆炸彈,在全市引起了連索反應。人們議論紛紛,小道消息古怪而又離奇。有人傳說項副市長家丟失的財產在兩百萬元以上,光原始股票就有上百萬;丟失的王八至少有兩百隻,人們上交的這十幾隻僅是極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王八被人拿走了,賣給了飯館,或是自己燉著吃了。那幾天,早起鍛煉的人格外多,全市睡懶覺的人明顯減少,人們都到一些繁華地段跑步,其目的當然是看看能不能撿到一隻甲魚。那段時間裏,上館子吃飯的市民也明顯比平時多,有的惦記著去吃甲魚,據說吃了刻有財主名字的甲魚會發財的。
有的即便舍不得吃,也會問一句:“有甲魚嗎,是不是背上刻字的?”而被問的飯館老板回答時則含含糊糊,不說有也不說沒有。一些有身份的人見了麵,喜歡這樣問對方:“這兩天吃沒吃甲魚呀?我昨晚燉了一隻,味道蠻好的。”還有人繪聲繪色地描述道,他某一天下夜班回家,見兩個乞丐在立交橋下用酒精爐燉甲魚吃,吃得他們兩眼放光,像四隻小燈籠……因為本城甲魚熱銷,聽說外地的不少甲魚販子正日夜兼程,往這裏運送貨物呢。
由於王八事件的發生,人們又把久未破獲的林兆倫一案重新提起,說是市裏某位領導花高價雇職業殺手幹掉了林兆倫,因為那位領導得了林兆倫許多好處,領導怕事情敗露,於是就如此這般地下了手。編排的頭頭是道,謠言四起,全城鼎沸。
據說市裏專門為此召開了常委會,研究對策,常委們嚴肅批評了副市長項為民同誌,批評他不該在家裏養這麼多王八,讓壞人鑽了空子,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會議還責令公安局,限期破獲林兆倫一案,嚴懲凶手,以正視聽,同時盡快查處王八事件的肇事者,絕不能讓王八身上再出現人的名字。
孫天海感到,由於近期工作不得力,他正漸漸失去處長對他的信任。他從省公安專科學校畢業後,分到了基層派出所工作,是處長看中了他,認為他是個辦大案的材料,就把他調到了公安係統裏最富傳奇色彩的刑偵部門。來刑偵處後,他確實辦了不少漂亮案子,令全市人民記憶憂新的前年5.14碎屍案在一星期內破獲,即是孫天海的傑作。年輕漂亮的中學英語教師餘巧玲被人奸殺後,屍體被肢解,丟棄於護城河中,刑偵處所有的人都把目標對準了與餘巧玲來往密切的男性,隻有孫天海獨具隻眼,從被害者生前愛吃爆玉米花一事著手調查,最終將兩個從鄉下進城來爆玉米花的罪犯逮捕歸案。本城居民一向有愛吃爆玉米花的傳統,餘巧玲一案真相大白後,居民們突然厭棄這種食品了,數百名進城做爆玉米花生意的農民隻好卷鋪蓋回家。孫天海靠一個出色的案例,居然改變了本城居民的飲食傳統,毫無疑問,他稱得上這個城市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