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倒是讓他聽到了捷而迅公司的一些秘聞,包括公司內人事安排,甚至還聽到了那個總經理在辦公室裏潛規則了一些女下屬這種八卦內容,可最想聽到的信息卻一直沒有著落。
這天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樣開車來到了捷而迅公司樓下,把車停好後,又下車買了一些早餐。他坐在車裏一邊喝著豆漿,一邊打開了接收器,剛帶上了耳機就聽到裏麵傳來啪地一聲脆響,這把他嚇了一跳,喝在嘴裏的豆漿嗆了一下,讓他咳嗽不已。
緊接著耳機裏便傳來了一個訓斥的聲音:“你這個混蛋,究竟是怎麼搞的,竟然搞出那一十九條人命?”這個聲音有些蒼老,周南十分熟悉,聽了這麼多天了,當然知道這人就是那個總經理了。
周南一聽到這話,也吃了一驚,什麼事竟然鬧出這麼多人命,於是他把接收器的聲音放大,想聽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周南也不例外。
另一個聲音聽起來語調有些沙啞,卻很陌生。隻聽那個沙啞的聲音低聲道:“我們當時是通知了所有人當天放假,誰能想到那個工頭自作主張,擅自帶領一班工人進入工地,於是就,就….”
“給你說了多少次了,這事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能出什麼差錯,現在倒好,我們該怎麼辦?”
“劉總,雖然我們這一次死了那麼多人,可我覺得這事未必對我們不利。”
“說說看。”
那個沙啞的聲音繼續道:“咱們為了能夠取得這項工程,把他們也給喂飽了,誰知道他們這麼貪得無厭,要不是因為他們,公司還不至於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少說這些沒用的,說點實際的!”那個劉總顯得有些不耐煩。
“您想想看,發生了這麼一個大的地質災害,如果我們沒有一個人傷亡,這不太符合常理,反而會引起別人懷疑的。而現在不就死了幾個泥腿子嗎,大不了賠點錢就是了,這樣反而顯得更真實了。”沙啞的聲音說這些話的時候語調平緩,像是在述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周南隻覺得這幫家夥真是冷血,好歹那也是十幾條活生生的生命呀,就這麼沒了,這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卑微。
接下來那兩人的話題又轉到了怎麼處理善後的事情上了。
這起事件的前因後果,周南並不十分清楚,也隻能從那兩人談話的隻言片語中知道一個大概,可即便如此,他對所聽到的感到十分震驚。
但這些好像跟公司重組沒有什麼關係,一時之間也就沒有當回事,他隻是被動地聽著那兩人之間的談話,權當自己聽故事了。
過後不久,周南也是閑得無聊,為這事還專門上網搜了搜,他把搜到的結果跟那兩人的談話內容整個一串,於是整個事件的脈絡基本上就清晰了。
原來,捷而迅公司前些年上市以後,就融到了一筆資金,他們也不想這筆資金放在銀行吃利息,而且現在銀行的利息就那麼一點,根本就不劃算。
公司這幾年經營形勢不錯,這讓公司的高層們信心爆棚,打算采取多種經營、多渠道開發的模式,以尋求另外一個利潤增長點。
恰好這時有一個政府高官的公子需要一筆投資,由一個中間人牽線搭橋,找到了捷而迅公司,並允諾事成之後,可以憑借上層關係,打通一些政府部門,給他們承建一個國家重點項目。
捷而迅公司的上層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覺得這筆交易有利可圖,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那個高官的公子在獲得捷而迅公司的融資後,去國外投資一個叫作高夫林太陽能項目,而捷而迅公司也順利地拿到了對方許諾的一個國家重點項目,雙方可以說是各得所需。
當初投資那個太陽能項目的時候,賣家吹得是天花亂墜,說他們的這個項目利用太陽能發電,是一個純天然無汙染的項目,正符合當今世界綠色環保的理念,而且技術上國際領先,一旦研製成功,不僅可以占領國內市場,而且在國際上也可以占得一席之地,市場前景廣闊。
然而,那個項目還隻是處於試驗室狀態,要達到設想的狀態,還需要滿足很多苛刻的條件,技術並不成熟。當大把大把的錢投入進去之後,並沒有得到想像中的豐厚回報。其生產出來的產品質次價高根本沒有什麼市場,再加上資金鏈斷裂,再也無力投入到這個無底洞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