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有些人被開除,是因為能力,有些人被開除,卻是因為時機和運氣。(1 / 3)

陳妍希離開後,夏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十分謹慎。每每楊燕路過,夏蕾都會捏把汗,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陳妍希。

在很久以後,當夏蕾和楊燕逐漸熟識,並在一次公司年會酒過三巡之後,提起這件事,夏蕾拉著楊燕的手問:“當我還是新人的時候,總擔心自己會被開走,盡管我之前有過工作經驗,也算小有成績,可依然會擔心,你跟我說說,公司到底會開除什麼樣的人?我想看看,與我理解得是否一致。”

楊燕的舌頭有些大了,一點不像平時口齒清晰言語敏捷的模樣,她掰著手指如數家珍:公司首先要開除的一定是不夠穩重沉著的人,尤其作為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職場新鮮人,對突發事件往往措手不及,結果行動常過分急躁。更甚者每次遇事每次如此,給老板留下不可調教的印象。

再者就是理論與實際不能配合的人,這類人往往占被開除的比重最高,且遍布於職場新人和老人,其中,以職場老人的落差最大,往往在麵試和攀談時,聊得起興,可一旦需要實際操作時,卻派不上任何用場。

還有就是斤斤計較、分不清主次的人,這類人往往隻看重眼前區區小事,無法透過現象去把握實質,沒有主次之分,往往貽誤很多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就是所有人都反應這人無法溝通,那麼這人也就差不多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公司是個一個團體,團體必然要求要合作,而合作中的人際就是公司最大的、最無形的損耗之一,如果你連合作這件簡單的事都無法實現,反而要別人絞盡腦汁來與你溝通,除非你是老板,或者跟老板睡在一張床,否則,絕對不會有人願意伺候你這種大爺。

夏蕾聽完,追問了一句:“那陳妍希屬於哪一種?”

楊燕沉默了,隔了半晌才說:“有些人被開除,是因為能力,有些人被開除,卻是因為時機和運氣。”

就像有些人,明明能力不行、為人也不行,卻依然能夠站穩腳跟,比如曹敏。隨著陳妍希的離開,曹敏越發成為唐駿眼前的紅人,雖然不負責微博,卻也經常向唐駿提出一些見解。事情往往如此,即便你做了再多,付出再多,似乎都沒有人看到,可一旦有人對此提出意見時,盡管她的意見都是你正在執行或者嚐試後斃掉的,也會瞬間成為領導眼前的紅人。

紅人的好處就太多了,首先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反正不用她負責,盡可以提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曹敏在唐駿麵前發過幾次言後,唐駿便將她拉到微博團隊的會議中。

每次會議開始,唐駿都要囑咐一句:“夏蕾,關於微博的事情,我跟曹敏溝通了一下,她還是有些見解的,活躍度也很高,今天我特意將你們叫到一起,就是交流一下經驗,也給你的微博管理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技巧。”

曹敏立刻謙遜的微笑:“我哪有什麼經驗啊?無非就是喜歡拍些照片發到微博上而已,微博這種東西,隻有你肯用心,一定會有觀眾的。”

唐駿點頭:“關鍵就在於如何用心,你覺得你隻是發了一些圖片而已,可這些圖片為什麼會吸引別人閱讀呢?這就需要思考和揣摩了。”

曹敏思考了片刻:“在這方麵,我隻能簡單得總結幾條,首先,帖子一定要有吸引人的標題,一定要有詼諧的圖片,這會增加瀏覽量,其次,就是@名人,@一切可能會去關注這個話題的人,第三,我覺得真實的事件或者活動會比較吸引人,第四呢,發帖的時候盡量用交流式的語言,比如‘傷不起啊’,‘有木有啊’,‘童鞋們覺得如何’之類的互動式結尾,這樣比較容易引發瀏覽者評論。”

除了第四條外,其他夏蕾倒都有嚐試,隻是暫時還未見到什麼明顯的效果,她將第四條記錄在案,隨後聽到唐駿說:“曹敏是個很愛思考的人,隨隨便便就能總結出這麼多技巧,夏蕾你要多向曹敏學習,多動腦。”

夏蕾主動發問:“這些我都用過,隻是效果似乎不太明顯。”

曹敏立刻不高興了:“是啊,我就說我沒啥技巧,唐總還非讓我來交流。”

唐駿開口道:“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用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夏蕾你應該虛心學習,看曹敏在具體操作中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項,這才是學習的態度。”

夏蕾幾乎眼前一黑,連忙特真誠地看向曹敏:“我其實特希望能與人交流,這樣想問題就會全麵很多,也能討論出新的方法,經過這段時間的管理,我發現,有的微博發布後,反響很好,會有十幾條評論和轉發,可有時,同類的微博,卻如石沉大海,我總覺得摸不到什麼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