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雙雙普通中國工人的手,一天要製造上百個芭比娃娃、變形金剛、蠟筆小新。全世界80%的玩具出自這一雙雙中國人之手,他們編織著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以及全世界孩子的歡樂童年的夢想。西方國家的大量低價訂單,如同巨大的誘餌一樣誘惑著這條急於積累財富的“魚”。這些年,中國吞下了無數的誘餌,成就了輝煌的中國製造,也帶來了GDP的迅速提升和龐大的外彙儲備。
廉價勞動力甚至被當成中國的重要競爭力,用來“炫耀”。而這種情況發揮到極致,就容易產生對勞動者權利的踐踏,認為勞動者價值“就應該”是低廉的,越低廉,企業越有優勢!
如果將“廉價勞動力”視為核心競爭力,那麼導致出現一些踐踏人性的做法,就不顯得意外了。
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了這種GDP的增長是不可能長久的。因為國民要求生活水平提高,不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過這種苦日子。中國是再也不能走“8億件襯衫換1架客機、1台PC機賺1捆大蔥錢”這種拚資源、拚環境、拚勞力的發展老路了。
而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出口,在經濟危機的形勢下反而狀況越來越惡化。200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7.3%,比上年回落10.3個百分點,而高技術產品出口僅增長13.1%,位於前10位的出口高技術產品中有7種出口增幅低於當年出口平均水平。2009年1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0.9%,其占全部出口總值的比重(54.3%)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4個百分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