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情報部(NID,Naval Intelligence Division):由約翰·高福瑞上將主持。高福瑞親自雇用了遊手好閑的年輕人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007”之父),而後者擅長間諜活動,曾升任海軍情報部特種部隊指揮官。

30號突擊隊(Assault Unit 30):這是伊恩·弗萊明策劃的諸多令人驚訝的成功案例之一:由監獄重犯外加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怪人組成,經過訓練之後深入德軍戰線後方,執行各種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1967年上映的電影《十二金剛》(The Dirty Dozen,又譯《決死突擊隊》)便是以這支部隊為原型拍攝的。

不列顛安全協調組織(BSC,British Security Coordination):軍情六處下屬機構,駐紮美國紐約,負責北美和南美地區的反間諜工作。1941年12月7日之前,該組織的秘密任務是將美利堅合眾國拖入戰爭。不列顛安全協調組織的負責人是威廉·史蒂芬森,此人代號“無畏者”(Intrepid),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的秘密特工之一。

X營區(X Camp):不列顛安全協調組織的特種訓練基地和運作中心,位於加拿大奧沙瓦附近。許多聯邦調查局(FBI)和秘密情報處(SIS)探員也曾經在此接受英國專家培訓。X營區策劃了刺殺納粹德國帝國保安部頭目萊因哈德·海德裏希的行動。

美國

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igation, FBI):由約翰·埃德加·胡佛主管。

秘密情報處(Special Intelligence Service, SIS):聯邦調查局在戰時創建的反間諜機構,尤其負責拉丁美洲地區的情報活動。

情報協調局(Coordinator of Intelligence, COI):美國的對外情報與反間諜組織,創始人兼負責人是“瘋狂比爾”威廉·多諾萬。情報協調局(後來改稱戰略情報局OSS,最終改組為中央情報局CIA)以行動大膽和雇用“不靠譜”秘密特工(如演員瑪琳·黛德麗、名廚茱莉亞·柴爾德,以及一些著名美國作家等)著稱。

戰略情報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OSS):1942年6月由多諾萬的情報協調局改名而來。按照那一年的一項安排,戰略情報局負責所謂的“外國情報”(也就是海外間諜活動),而聯邦調查局br秘密情報處依然掌管西半球的全部反間諜行動。事實上兩者一直衝突不斷。約翰·埃德加·胡佛的目的是完全控製美國的全部情報工作,國內外通吃。

海軍情報部(NID,Naval Intelligence Division):由約翰·高福瑞上將主持。高福瑞親自雇用了遊手好閑的年輕人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007”之父),而後者擅長間諜活動,曾升任海軍情報部特種部隊指揮官。

30號突擊隊(Assault Unit 30):這是伊恩·弗萊明策劃的諸多令人驚訝的成功案例之一:由監獄重犯外加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怪人組成,經過訓練之後深入德軍戰線後方,執行各種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1967年上映的電影《十二金剛》(The Dirty Dozen,又譯《決死突擊隊》)便是以這支部隊為原型拍攝的。

不列顛安全協調組織(BSC,British Security Coordination):軍情六處下屬機構,駐紮美國紐約,負責北美和南美地區的反間諜工作。1941年12月7日之前,該組織的秘密任務是將美利堅合眾國拖入戰爭。不列顛安全協調組織的負責人是威廉·史蒂芬森,此人代號“無畏者”(Intrepid),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的秘密特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