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小紙條
有一張小紙條,是由一個病得很嚴重的八十五歲老太太所寫的,有很大的智慧在裏麵。
如果我能再活一回,我會試著去多犯一些錯誤,我將不再如此完美,我會輕鬆一點、愚笨一點。其實,很多事我都可以不需要太認真,我要瘋狂一點兒。我會抓住更多的機會,遊曆更多的地方,爬更多的山,遊更多的河流,去更多我沒有去過的地方。我還要吃更多的冷飲,少吃一點兒豆子。我願意去麵對更多實際的問題,而不要隻是在腦子裏想象。你看,我就是那些身體健康、心智健全、平平穩穩活過一天又一天的人。喔!我要擁有自己的時刻,如果我能從頭再來一次,我要經曆更多屬於我自己的時刻。
我曾經是那種沒有溫度計、熱水瓶、漱口劑、雨衣和陽傘就出不了門的人。如果我能從頭再來一次,我要在旅行中更輕便一點兒。
如果我能再活一次:我要早一點兒從春天來臨前光著腳丫,直到秋末;我要欣賞更多的日升日落;我要和更多的小孩玩在一起。
可是,你瞧,我無法重新來過。
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
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我們會死很久……
有一個全國性的抽樣調查,命題很簡單,就是——“你快樂嗎?”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隻有2%的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快樂的。
隻有少於10%的人能夠記得不久以前的一次或一刹那真正快樂的經驗。
一位參加過“你快樂嗎?”抽樣調查的女孩子這樣留言:“我們的金錢越來越多,但是快樂卻越來越少;我們擁有的財物越來越多,但是滿足感卻越來越少;我們溝通的工具越來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卻越來越少;我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心的朋友越來越少……仔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我發現,我的生活沒什麼好挑剔的:身體健康;有一份好工作;收入穩定,至少不會為了買一件心儀的衣服而發愁,偶爾還可以奢侈的請一小圈朋友吃飯;我和男朋友的感情生活也很幸福,我們很快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這一切隻是生活的表象。我時常感覺內心空虛,對生活越來越麻木,曾經的憧憬和幻想漸漸減少直至即將消失。我總感覺我的生活少了些什麼,但我卻不知道究竟是少了什麼。我的生活可以用幾十種生動豐富的詞語來形容,但那些詞中,絕對沒有——快樂。
在一個很平常的夜晚,這個女孩遇見了一個人,他就用一道算術題幫她解答了很多的問題。
一個舞會裏,忙碌了一周的男男女女在舞池裏瘋狂的扭動著本已疲憊不堪的身體。這個女孩看見靠窗的位置正好有一個空位置,便坐了過去——有兩個互不相幹的男人坐在那裏,眼睛都望著窗外。
嗨!看什麼呢?她坐過去向他們打招呼。
兩個看著窗外的男人中,穿著西服和皮鞋的那位,搖著頭、歎著氣對她說:你看這個城市啊!到處都是灰蒙蒙的,我看它早晚會被塵土淹沒。
而另一個剃著小平頭的男人,則把亮晶晶的眼睛從窗邊收回來,用孩子般的興奮勁兒高興的對我說:從這個角度往上看,能看見星光!
就在那個晚上,三個年輕人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裏,做了一道算術題。這道算術題很神奇:
人類的平均壽命是76年。
76年=3952個禮拜。
而其中,有1317個禮拜會花在睡覺上,
那就剩下3952-1317=2635個禮拜。
2635個禮拜=63240個小時。
如果,你夠幸運可以活到平均壽命的話,
才6萬多個小時可以活啊!
做完這道算術題,女孩快樂的回家了。她告訴自己:時間很珍貴,這麼珍貴的時間別花在不快樂上。
人生又短又珍貴,你不應把時間浪費在覺得倒黴、不安,和痛苦的感覺上。
生命既然誕生在你的頭上,就是要讓你去好好過的。
所以,每天應該快樂,而不是痛苦地度過。
勇氣之書告訴你:
當一個盲人並非不幸,不幸的是,無法忍受看不見。
活在當下可以避免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