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不許石厚和州籲來往,就把他鎖在家裏。哪知他竟翻牆而出,從此就住在州籲府中,再也不回家了。
真是“若為友情故,爹娘皆可拋”!
後來,衛莊公死,公子完繼位,是為衛桓公。
石碏知道衛桓公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不會有所作為,就稱病退休回家了。(估計也是預見到了衛國將會有大亂)
州籲和石厚二人樂得去掉這樣一個緊箍咒,日夜在一起密謀奪位大計。
事也湊巧,老天還真給他們機會。
周平王崩,周桓王立,訃告和請柬同時送到了衛國。衛桓公決定親自去洛邑辭舊迎新(吊賀)。
州籲和石厚得知這個消息,非常興奮,摩拳擦掌,暗中準備去了。
幾天後,衛桓公起行,州籲在西門行宮設宴為他餞行。
酒過數巡,州籲起身為衛桓公敬酒,“哥哥遠行,小弟祝您一路順風!”
衛桓公一飲而盡,答道:“有勞小弟了,我不在的這些日子,還望你多多費心國事。”
說完,衛桓公就親自斟了一杯酒賜給州籲。州籲忙起來躬身去接,卻故意裝作失手。酒杯跌落在地,發出“啪”的一聲清脆的響聲。衛桓公不知有詐,就府身去拾。州籲趁機抽出藏在袖中的短劍,從背部向衛桓公刺去。刃透於胸,衛桓公當場一命嗚呼。
公子完就這樣完蛋了,取個這樣的名字不完蛋才怪!名字雖說隻是個符號,看來還是要講究的,不取個喜慶吉利型、誌存高遠型的,起碼也不能弄個自怨自咒型的吧。
外麵,石厚帶著五百甲士也將衛桓公的護衛團團圍住了。眾護衛見形勢不對,隻得乖乖投降。
州籲用車子將衛桓公的屍體拉回城中,說是國君突發心髒病死了,然後自立為君,封石厚為大夫。
衛桓公的親弟弟公子晉得知這個消息,愴惶逃到邢國避難去了。
但病死的和殺死的還是有區別的,畢竟身上這麼大一個窟隆,難以掩蓋,何況現場還有那麼多的人。所以,衛國民眾對此事議論紛紛,都說州籲弑兄。
州籲就把石厚找來,說:“哥們兒,國人不服我,咋辦?”
“這事很簡單,找個國家打一仗。”
州籲是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型的,所以半天他也沒明白這事和打仗有什麼關係。
石厚就解釋道:“打仗,一來可以轉移國人的視線,二來可以讓你在他們麵前立威。當然,一定要打贏才行。”
很多年以後,在大洋彼岸的某些美國總統也是這樣,一看自己在民調中的支持率低了,連任比較危險了,就拿伊拉克或阿富汗亂打一通,支持率果然能直線上升。
“那你說打哪個國家?”州籲本來就喜歡打仗,現在聽說打仗還有這麼多好處,興致就更高了。
“鄭國。”
“我靠,鄭國那麼強,能打贏嗎?”看來,不能拿雞蛋碰石頭這個道理州籲還是懂的。
“你要打出威風來,總得找個強點的對手吧,隨便找個軟柿子一捏,倒是容易,但誰會服你呀。再說,鄭國當年追公孫滑時,曾侵入過我國領土,打他們也師出有名。鄭國是很強,但我們又不和它單挑,多找幾個幫手一哄而上,我就不信揍不死它。”
石碏不許石厚和州籲來往,就把他鎖在家裏。哪知他竟翻牆而出,從此就住在州籲府中,再也不回家了。
真是“若為友情故,爹娘皆可拋”!
後來,衛莊公死,公子完繼位,是為衛桓公。
石碏知道衛桓公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不會有所作為,就稱病退休回家了。(估計也是預見到了衛國將會有大亂)
州籲和石厚二人樂得去掉這樣一個緊箍咒,日夜在一起密謀奪位大計。
事也湊巧,老天還真給他們機會。
周平王崩,周桓王立,訃告和請柬同時送到了衛國。衛桓公決定親自去洛邑辭舊迎新(吊賀)。
州籲和石厚得知這個消息,非常興奮,摩拳擦掌,暗中準備去了。
幾天後,衛桓公起行,州籲在西門行宮設宴為他餞行。
酒過數巡,州籲起身為衛桓公敬酒,“哥哥遠行,小弟祝您一路順風!”
衛桓公一飲而盡,答道:“有勞小弟了,我不在的這些日子,還望你多多費心國事。”
說完,衛桓公就親自斟了一杯酒賜給州籲。州籲忙起來躬身去接,卻故意裝作失手。酒杯跌落在地,發出“啪”的一聲清脆的響聲。衛桓公不知有詐,就府身去拾。州籲趁機抽出藏在袖中的短劍,從背部向衛桓公刺去。刃透於胸,衛桓公當場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