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複位】(1 / 3)

祭足就把漂落在外的鄭昭公接了回來,碰巧也兌現了他曾經的一個承諾,去掉了他的一塊心病。

“我又回來了!”

鄭昭公回國複位,不過內心遠沒胡漢三那麼狂喜。因為他還清晰地記得當初群臣是怎樣拋棄他的,特別是祭足,這個被自己視為“亞父”的重臣,這個曾經被自己無條件絕對信任的人,原來是個軟骨頭,為了保命竟然也背叛了自己。每念至此,如蠅在喉。

祭足也知道這些,所以也感到很尷尬,就識趣地經常主動生病,盡量避免朝堂之上君臣相見。自然,鄭昭公對他的態度也變得冷淡了,信任和待遇都大不如前了。

其餘群臣大都有這種心態,隻不過程度不如祭足嚴重罷了,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但有一個人必須得講,因為這要關係到日後鄭國局勢的走勢。這個人就是高渠彌。

對於鄭昭公的回歸,高渠彌內心不是尷尬而是充滿恐懼。因為他最怨恨的人就是他鄭昭公,過去由於自己潛伏得比較深,滿腔的怨恨一直沒泄露出來。但是那天,當祭足提出廢忽立突的建議時,他高渠彌可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這就使得他一下子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件事鄭昭公遲早會知道的,到時自己可就慘了,挨宰是一定的,隻是個時間問題,不是在此時,就大約在冬季。

可高渠彌並不想坐以待斃,為了應付鄭昭公的秋後算帳,他暗中蓄養了一批死士(敢死隊員,類似伊拉克的人肉炸彈的那種),如果真是逼急了,他要和他來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在鄭國的諸公子中,高渠彌和公子亹的關係最好,當初鄭莊公和世子的一番私密談話,也是通過他才知道的,所以他一貫來都是力挺公子亹。

但這些年來,公子亹就像一支垃圾股一樣,沒有讓他看到任何希望,這就使得他不得不在鄭昭公麵前忍氣吞聲,過著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屈辱生活。

但現在不同了,火都燒到眉尖上來了,如果再不奮起反抗的話,那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了。

於是,他找到了公子亹,表達了他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勇氣和決心。公子亹自然喜出望外,自己覬覦哥哥的寶座已有多年了,隻是有賊心沒賊膽,有賊膽又沒有賊能力。高渠彌是鄭國實力派的人物,能得到他的支持,成功的機率自然就大大增加。

兩人一拍即合,日夜在一起密謀,隻是對祭足有所顧忌而不敢動手罷了。

但祭足最終也沒能成為鄭昭公的守護神。

出奔在外的鄭厲公時刻也沒有忘了複國的打算,在外麵不斷尋求幫助,妄圖卷土重來。在昔日“嵩山派”盟友魯桓公的穿針引線下,他又和宋莊公勾搭上了,許諾如果宋莊公能幫他再次回國,他將把上次的欠帳一次性償清,決不打白條。麵對鄭厲公的信誓旦旦,宋莊公再一次心動了。

祭足就把漂落在外的鄭昭公接了回來,碰巧也兌現了他曾經的一個承諾,去掉了他的一塊心病。

“我又回來了!”

鄭昭公回國複位,不過內心遠沒胡漢三那麼狂喜。因為他還清晰地記得當初群臣是怎樣拋棄他的,特別是祭足,這個被自己視為“亞父”的重臣,這個曾經被自己無條件絕對信任的人,原來是個軟骨頭,為了保命竟然也背叛了自己。每念至此,如蠅在喉。

祭足也知道這些,所以也感到很尷尬,就識趣地經常主動生病,盡量避免朝堂之上君臣相見。自然,鄭昭公對他的態度也變得冷淡了,信任和待遇都大不如前了。

其餘群臣大都有這種心態,隻不過程度不如祭足嚴重罷了,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但有一個人必須得講,因為這要關係到日後鄭國局勢的走勢。這個人就是高渠彌。

對於鄭昭公的回歸,高渠彌內心不是尷尬而是充滿恐懼。因為他最怨恨的人就是他鄭昭公,過去由於自己潛伏得比較深,滿腔的怨恨一直沒泄露出來。但是那天,當祭足提出廢忽立突的建議時,他高渠彌可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這就使得他一下子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件事鄭昭公遲早會知道的,到時自己可就慘了,挨宰是一定的,隻是個時間問題,不是在此時,就大約在冬季。

可高渠彌並不想坐以待斃,為了應付鄭昭公的秋後算帳,他暗中蓄養了一批死士(敢死隊員,類似伊拉克的人肉炸彈的那種),如果真是逼急了,他要和他來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