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殃及池魚】(1 / 3)

他是個窮國國君,除了妻子別無可以傲人的資本,平時也是把她當作心肝寶貝,像菩薩一樣供著,想不到現在卻差點慘遭他人染指,要不是妻子作風正派,什麼時候戴了綠帽子都不知道。作為男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息侯越想越氣,決定要報複蔡哀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老婆故,他媽的通通不顧了!

可是兩國勢力相差懸殊,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主動向一個五年級的少先隊員索戰能有好果子吃嗎?息侯在這一點上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並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思索良久,他決定借刀殺人。

這把“刀”就是楚國。

楚國,又稱荊、荊楚,姓熊(出自羋氏的一支),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及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諸侯國。

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所以一直以來北方都比南方更為發達先進,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宋,到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才移到南方。所以,我們看到,在曆史上,像韓愈、柳宗元、蘇軾這些被貶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被貶到南方,如湖南、江西、廣東甚至海南等地。

較之於中原那些諸侯國,楚國可以說是當時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土地荒蠻,經濟落後,文明程度也不高。正因如此,所以曆代楚國國君都有一種奮發圖強的憂患意識,他們親自帶領臣民跋涉山林,開辟疆土,甘苦與共。經過多代的苦心經營,一個強大的楚國誕生了。周平王東遷第三十一年(前470年),楚國第十七世國君熊通(楚武王)欺周室衰微,竟冒天正式之大不韙,自立為王(也就是自己刻了個公章,然後開張),要與周王平起平坐。這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在當時不亞於一場大地震,但這在楚國發展史上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發出了一種強勢的聲音,表明了一種赤祼祼的態度,宣告了一個敢與中原諸侯分庭抗禮的南方大國的正式崛起!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些事情不管對錯先把它坐實了,讓生米煮熟了,別人也就沒辦法了,隻得承認既成事實,而那些遇事謹小慎微期期艾艾之人反而成不了大事。譬如楚國諸位國君,橫下一條心,自立為王,我們這些後人還不得把他們稱為XX王?而像齊桓公、晉文公這麼牛的人,到死也隻混了個公侯級別。所以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古今莫不如此。楚國與中原大國爭霸不要緊,可苦了那些夾在當中的小國了。一忽兒是東風壓倒西風,一忽兒又是西風勝過東風,這就讓它們無所適從,當時也沒有天氣預報,也不知道明天會刮什麼風,所以有的隻好當起了牆頭草。

陳、鄭、蔡、息就是處於這樣尷尬境地的四個國家,當時它們傾向中原,成立了一個“拒楚聯盟”,一致對付楚國。

他是個窮國國君,除了妻子別無可以傲人的資本,平時也是把她當作心肝寶貝,像菩薩一樣供著,想不到現在卻差點慘遭他人染指,要不是妻子作風正派,什麼時候戴了綠帽子都不知道。作為男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息侯越想越氣,決定要報複蔡哀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老婆故,他媽的通通不顧了!

可是兩國勢力相差懸殊,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主動向一個五年級的少先隊員索戰能有好果子吃嗎?息侯在這一點上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並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思索良久,他決定借刀殺人。

這把“刀”就是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