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怎麼才能達到鬥伯比所設想的使漢東諸侯與隨產生矛盾的目的呢?鬥伯比提出,在隨少師來到楚軍時,不是在他麵前炫耀楚軍的威猛,而是要給他一個楚軍並不強悍,其力量可能不如隨的軍隊的印象。也就是示弱於少師。
30、季梁的思想
那麼依照鬥伯比的思路,當隨少師見到如此不堪一擊的楚軍時,一股傲慢的情緒,會很自然地從隨少師的心中生起。當朋友們之間,看到弱者時,生起於心中的是憐憫;而當敵人之間,看到弱者時,當然生起於心中的是鄙視;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會對弱小的敵人,也產生憐憫。當然,在這裏,隨少師是絕不可能有高尚道德的,因為他不但鄙視楚軍,小看楚王,而且,回到隨後,馬上建議隨侯發兵攻擊楚軍。
隨侯想想也好,原來你楚王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看來並不如人所想像的那麼強大,所以答應出兵。而此時,季梁出麵阻止隨侯,他認為,楚的羸弱是故意表示給我們看的,實際情況並不如此。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就是楚強隨弱,楚大隨小。
季梁認為,一個弱小的諸侯要想與強大的諸侯為敵,要有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弱國有道,一個是強國淫辟。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什麼為有道呢?就是你做國君的,對人民要忠,對神要信。對人民的忠表現在時時事事為人民謀福利;對神信,就是在祭祀時,要對神講實話。在人民與神的關係上,季梁提出了人民先於神,人民是第一位,神是第二位。神是依照人民的意願來行事的。我們必須明白,古人是相信神能左右人間事物的,所以古人是真誠地相信,祭祀先祖及天、地、山、川,以至門、戶、灶神,就會得到神的佑助。這也正是那個時代,人們有著這樣的堅定的信仰,社會才可以因此而相對穩定的重要原因。而季梁提出的神是依照人民的意願行事,更是大大地豐富了當時人們原有的思想,這個思想的提出對社會的穩定有著更加積極的意義。
那麼強國的淫辟是指什麼呢?季梁沒有說明這點。季梁的原話是“臣聞小之能敵大,小道大淫。”唐人孔穎達的正義為“小國得道,大國淫辟”。可以推斷,季梁所指的淫,是指邪僻的、放縱的行為。也就是說,大國在國內實行了使整個國家走上邪僻的放縱的道路上的政策時,有道的小國才能與之相敵。
而此時的隨國是怎樣的狀況呢?季梁認為是,人民饑餒,而你隨侯卻在想方設法地要實現自己的無窮欲望。人民饑餒,就是你隨侯沒有為人民謀福利的結果;而在祭祀神時,你隨侯的祝史卻對神撒謊,不講這些實情,這說明你隨侯不道;你隨侯隻想著自己的無窮欲望的實現,這說明你隨侯淫辟。你隨侯隻有淫,而無道,你怎麼能與楚為敵呢?楚國現在可正是天神襄助他的時候啊!季梁提出的的兩個必要條件,隨國的現狀是一個都沒有成立。
那麼怎麼才能達到鬥伯比所設想的使漢東諸侯與隨產生矛盾的目的呢?鬥伯比提出,在隨少師來到楚軍時,不是在他麵前炫耀楚軍的威猛,而是要給他一個楚軍並不強悍,其力量可能不如隨的軍隊的印象。也就是示弱於少師。
30、季梁的思想
那麼依照鬥伯比的思路,當隨少師見到如此不堪一擊的楚軍時,一股傲慢的情緒,會很自然地從隨少師的心中生起。當朋友們之間,看到弱者時,生起於心中的是憐憫;而當敵人之間,看到弱者時,當然生起於心中的是鄙視;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會對弱小的敵人,也產生憐憫。當然,在這裏,隨少師是絕不可能有高尚道德的,因為他不但鄙視楚軍,小看楚王,而且,回到隨後,馬上建議隨侯發兵攻擊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