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葵丘之盟】(1 / 2)

麵轅濤塗在鄭文公麵前的讒言,到了此時,終於起了作用,最終申侯還是輸在了轅濤塗的手下。

72、管仲的道德哲學思想

還是這一年,魯僖公七年七月,齊魯宋三國國君,和陳國的太子款,鄭國的太子華,在寧母結盟。這次的結盟,主要是針對鄭國。在這次盟會上,鄭國的太子華向齊桓公提出了,請求齊國出兵討伐他自己的祖國鄭國。而理由是,當年鄭文公在首止逃盟,是鄭國的泄氏、孔氏和子人氏,三家大夫出的主意。太子華說,如果您齊君,能夠把這三個大夫去除掉,我將來即位,就把鄭國當做您齊國的內臣,您不是也有利益嗎?原來太子華是想利用齊桓公的力量,清除了這三家大夫的勢力。

就是針對鄭國太子華的去除三家大夫的事情,管仲提出了他的有關道德哲學思想。我們來看看。

管仲在這裏,提出了德禮信三個概念。他對禮的解釋是,子父不奸之謂禮。奸是犯的意思,在父子之間,子不能衝撞頂犯父親的意誌,這就是禮。父親,我們不需要論證,就知道比子尊貴,所以父親的意誌,子不違背,就達到了禮的要求了。那麼推廣開來,禮就是低賤的人,不能違背尊貴的人的意誌,這就是禮。在這個時代,人的尊貴低賤,是自然形成的。兒子一定是父親的兒子,國君的兒子一定是公子,庶人的兒子一定還是庶人。所以兒子的地位一定比父親低,而庶人的地位也一定比公子低。那麼也就是說,兒子一定要服從父親,而庶人一定要報從貴族。這就是禮,禮就是維持自然所形成的等級製度。

那麼信這個概念怎麼理解呢?管仲說,守命共時之謂信,這裏信還是針對地位低賤的人說的。守就是做事,守命就是做君主交待的事。共時,也是指辦事。所以信就是盡心盡力地辦君主交待的事情。我們再推廣開來,就是地位低的人,要盡心盡力地辦好地位高的人交辦的事情。那麼信也是為了維護等級社會而需要的一個道德內容。

管仲對齊桓公說,您應該以禮和信來使諸侯服從齊國,如果違背了禮信這樣的道德,就是最大的犯上的行為。我們看到了,禮就是不違背上級,信就是服從上級。

管仲對德沒有解釋,隻是說明了德的作用。那麼德有什麼作用呢?就是一個有德的人,是會被很遠的人所懷戀的。那麼德究竟是什麼,不必去探究,答案一定不隻一個。隻要你能夠讓遠方的人都懷戀,你就是有德的人。所以德不過是一個有修養的人的一種最高的境界,怎樣修養,沒有關係,關鍵是你怎樣達到這個境界。

這就是管仲提出的道德哲學的三個概念。其實,我們要明白,在道德哲學的概念上,每一個思想者,都有他自己的關於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中國的古代道德哲學也是如此。就如禮、信、德這樣的三個道德概念,在春秋時代,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的。所以,我們隻能就這些概念的上下文來理解,這些概念的涵義。

麵轅濤塗在鄭文公麵前的讒言,到了此時,終於起了作用,最終申侯還是輸在了轅濤塗的手下。

72、管仲的道德哲學思想

還是這一年,魯僖公七年七月,齊魯宋三國國君,和陳國的太子款,鄭國的太子華,在寧母結盟。這次的結盟,主要是針對鄭國。在這次盟會上,鄭國的太子華向齊桓公提出了,請求齊國出兵討伐他自己的祖國鄭國。而理由是,當年鄭文公在首止逃盟,是鄭國的泄氏、孔氏和子人氏,三家大夫出的主意。太子華說,如果您齊君,能夠把這三個大夫去除掉,我將來即位,就把鄭國當做您齊國的內臣,您不是也有利益嗎?原來太子華是想利用齊桓公的力量,清除了這三家大夫的勢力。

就是針對鄭國太子華的去除三家大夫的事情,管仲提出了他的有關道德哲學思想。我們來看看。

管仲在這裏,提出了德禮信三個概念。他對禮的解釋是,子父不奸之謂禮。奸是犯的意思,在父子之間,子不能衝撞頂犯父親的意誌,這就是禮。父親,我們不需要論證,就知道比子尊貴,所以父親的意誌,子不違背,就達到了禮的要求了。那麼推廣開來,禮就是低賤的人,不能違背尊貴的人的意誌,這就是禮。在這個時代,人的尊貴低賤,是自然形成的。兒子一定是父親的兒子,國君的兒子一定是公子,庶人的兒子一定還是庶人。所以兒子的地位一定比父親低,而庶人的地位也一定比公子低。那麼也就是說,兒子一定要服從父親,而庶人一定要報從貴族。這就是禮,禮就是維持自然所形成的等級製度。

那麼信這個概念怎麼理解呢?管仲說,守命共時之謂信,這裏信還是針對地位低賤的人說的。守就是做事,守命就是做君主交待的事。共時,也是指辦事。所以信就是盡心盡力地辦君主交待的事情。我們再推廣開來,就是地位低的人,要盡心盡力地辦好地位高的人交辦的事情。那麼信也是為了維護等級社會而需要的一個道德內容。

管仲對齊桓公說,您應該以禮和信來使諸侯服從齊國,如果違背了禮信這樣的道德,就是最大的犯上的行為。我們看到了,禮就是不違背上級,信就是服從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