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飲馬河水】(1 / 2)

當上國君的楚穆王,在位時間是十二年。他在位時,一共滅了三個諸侯。先滅了江國,時間魯文公四年秋。當然楚穆王出兵圍江是在魯文公三年秋,當時晉國不但自己出兵救江,還請求周王派兵救江。但都沒有辦法挽回局麵,江國還是被滅了。到了魯文公五年秋,楚穆王又把六國給滅了。這年的冬季,又把蓼國給滅了。

108、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穆王去世後,太子旅於魯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即位,這就是楚莊王。楚莊王做了國君的前幾年,與其父親的作為完全不同。他是無所事事,隻是沉浸在聲色場中。不過他有他自己的安排。他說過,我這隻鳥,不飛則已,飛將衝天;不鳴則已,鳴將驚人。果然,魯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莊王先就把庸國給滅了。

魯宣公三年(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戎。順道就來到了周天子的腳下,洛水邊,將軍隊排好陣,給周天子演示了一回。這其實,就是用武力在周天王麵前炫耀自己的強大。周定王派出大夫王孫滿出城來慰勞楚莊王和他的軍隊。

楚莊王與王孫滿見麵時,很突然地向王孫滿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安放在王城的九鼎,究竟有多大,有多重?這句問話,表麵看是問一個他不知道的物件的情況,但深想一下,他楚莊王是否有取走這九鼎的意思呢?而取走這九鼎的意義,是否想要奪有周王的天下呢?難保沒有。所以王孫滿回答說,在德不在鼎。你有德了,自然就有了天下,不要說鼎了;沒有德,就是有了鼎,有了天下,也會失去的。他舉了夏商周的例子,來證明這個論點。

當年夏後有德,九牧獻上了九鼎。到了夏桀,所有的隻是昏德,所以鼎就遷到商,九鼎在商放了六百年。商紂那樣一個暴虐的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德,所以九鼎就遷到了周。周成王時,將九鼎放到了王城,當時算卜,鼎可以放在周家是七百年。周此時雖然已是衰弱得不行了,但天命還沒有改變,所以鼎的輕重,是不好問的。意思是,你楚不可能奪有天下的。

楚莊王的問話還算含蓄,不過是問了問鼎的輕重大小,沒有明說要取有周的天下。所以王孫滿的回答,倒也沒有給楚莊王什麼難堪的。但並不是說,王孫滿說,不能取有周的天下,楚莊王就不取了,他不要一下子得到周天下,他可以一步一步地來。問鼎中原,不過是這場爭霸天下戲劇的一個小小的序幕而已。

楚莊王初年的不理朝政,要麼是他真的不想管事;要麼就是他在做著深入地思考,確定著他這一生的政治目的。但不論他是不想管事,還是在做著思考,他都是一個有著非常卓越政治才能的國君。隻要他有心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了,他就一定能做下去,並且能夠做好。

當上國君的楚穆王,在位時間是十二年。他在位時,一共滅了三個諸侯。先滅了江國,時間魯文公四年秋。當然楚穆王出兵圍江是在魯文公三年秋,當時晉國不但自己出兵救江,還請求周王派兵救江。但都沒有辦法挽回局麵,江國還是被滅了。到了魯文公五年秋,楚穆王又把六國給滅了。這年的冬季,又把蓼國給滅了。

108、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穆王去世後,太子旅於魯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即位,這就是楚莊王。楚莊王做了國君的前幾年,與其父親的作為完全不同。他是無所事事,隻是沉浸在聲色場中。不過他有他自己的安排。他說過,我這隻鳥,不飛則已,飛將衝天;不鳴則已,鳴將驚人。果然,魯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莊王先就把庸國給滅了。

魯宣公三年(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戎。順道就來到了周天子的腳下,洛水邊,將軍隊排好陣,給周天子演示了一回。這其實,就是用武力在周天王麵前炫耀自己的強大。周定王派出大夫王孫滿出城來慰勞楚莊王和他的軍隊。

楚莊王與王孫滿見麵時,很突然地向王孫滿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安放在王城的九鼎,究竟有多大,有多重?這句問話,表麵看是問一個他不知道的物件的情況,但深想一下,他楚莊王是否有取走這九鼎的意思呢?而取走這九鼎的意義,是否想要奪有周王的天下呢?難保沒有。所以王孫滿回答說,在德不在鼎。你有德了,自然就有了天下,不要說鼎了;沒有德,就是有了鼎,有了天下,也會失去的。他舉了夏商周的例子,來證明這個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