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潛在的敵人】(1 / 2)

而就一件具體事情,伯宗也會從大的原則來考慮。魯成公六年,伯宗針對夏陽說想偷襲衛,提出了棄信,無以求諸侯。伯宗說衛因為信任晉,所以在晉國軍隊到達衛國國門時,並不防備。如果晉不以衛信任自己為榮,反倒利用此而襲衛,今後還會有誰信任晉,晉國之霸業就此也就完結了。夏陽說以為,襲衛最少也可以俘虜些衛人,總有便宜可占,很貪小的一個人。夏陽說與伯宗之人品高下,自不用說。就是看事眼光的遠近大小,也無法相比。

所以,伯宗之智慧,在晉國大夫中算是最優秀的。而伯宗的品格又是高尚的,有了這樣的品格,當然見不得朝廷中的很多事情,伯宗以為不對就當人家麵指出了,給人下不了台。而此也恰是他被人嫉妒懷恨的所在,而伯宗卻也恰是在此點上,沒有意識到。反倒是他的妻子明白這一點。

作為伯宗的妻,對丈夫的的愛自不必說,但伯宗妻不會因為愛丈夫而全都信丈夫。伯宗妻說,盜憎主人,民惡其上。盜者,竊賄為盜,私將別人之財物攫為己有就是盜。盜者,是品格最壞的人,他也知道自己盜的行為是壞的行為,但他不可能說自己壞。他會為自己辯解,說所竊財物的主人才是最可惡的,他為什麼有這些財物?我為什麼不能拿來這些財物?所以,盜是見不得別人有那些財物。

普通民眾們是厭惡貴族們的,貴族的富有,讓人嫉妒;貴族的高貴,讓人羨慕。而我為什麼沒有呢?所以,普通民眾們,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高貴富有。

伯宗妻子對伯宗說,子好直言,必及於難。好直言是伯宗優秀品格的表現。你伯宗為什麼對國君那麼忠誠,對事業那麼敬業?所以,晉國大臣是見不得伯宗有那麼高尚的品格。

見不得別人有財物,是因為自己沒有那些財物,所以盜竊;見不得別人高貴富有,是因為自己不高貴也不富有,所以憎恨;見不得別人有高尚的品格,是因為自己缺少那高尚的品格,所以謀殺。伯宗就是這樣被三郤,郤錡、郤犨、郤至譖殺。在朝廷中伯宗算是最聰明的人了,但我們也看到了,他也恃才,所以他輕視了他的潛在的敵人,他被他的潛在的敵人暗算了。人,看自己身外事物可能是清醒的,但回過頭來看自己時,可能就糊塗了。

總書記所言黃火培與毛澤東所言,“其興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出自左傳魯莊公十一年。此言是臧文仲就宋閔公答複魯莊公使者慰問宋國發大水所言“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又以為君憂,拜命之辱。”話是宋閔公說的,但是卻是公子禦說,即後來的宋桓公教宋閔公說的。

臧文仲的全部講話是“宋其興乎。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國有凶稱孤,禮也。言懼而名禮,其庶乎。”孔穎達的疏有關於罪己罪人的解釋,可參看。我理解罪己就是國君從自己身上找犯錯的原因,罪人是把責任推給大臣下屬。宋國發大水,宋閔公說孤實不敬,是說因為我的不敬而使宋國發大水,這就是罪己。言懼是指罪己不敬,名禮是指稱孤。所以,宋閔公所表現出來的是謙卑。在世襲社會,維持統治安定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國君的謙卑。

而就一件具體事情,伯宗也會從大的原則來考慮。魯成公六年,伯宗針對夏陽說想偷襲衛,提出了棄信,無以求諸侯。伯宗說衛因為信任晉,所以在晉國軍隊到達衛國國門時,並不防備。如果晉不以衛信任自己為榮,反倒利用此而襲衛,今後還會有誰信任晉,晉國之霸業就此也就完結了。夏陽說以為,襲衛最少也可以俘虜些衛人,總有便宜可占,很貪小的一個人。夏陽說與伯宗之人品高下,自不用說。就是看事眼光的遠近大小,也無法相比。

所以,伯宗之智慧,在晉國大夫中算是最優秀的。而伯宗的品格又是高尚的,有了這樣的品格,當然見不得朝廷中的很多事情,伯宗以為不對就當人家麵指出了,給人下不了台。而此也恰是他被人嫉妒懷恨的所在,而伯宗卻也恰是在此點上,沒有意識到。反倒是他的妻子明白這一點。

作為伯宗的妻,對丈夫的的愛自不必說,但伯宗妻不會因為愛丈夫而全都信丈夫。伯宗妻說,盜憎主人,民惡其上。盜者,竊賄為盜,私將別人之財物攫為己有就是盜。盜者,是品格最壞的人,他也知道自己盜的行為是壞的行為,但他不可能說自己壞。他會為自己辯解,說所竊財物的主人才是最可惡的,他為什麼有這些財物?我為什麼不能拿來這些財物?所以,盜是見不得別人有那些財物。

普通民眾們是厭惡貴族們的,貴族的富有,讓人嫉妒;貴族的高貴,讓人羨慕。而我為什麼沒有呢?所以,普通民眾們,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高貴富有。

伯宗妻子對伯宗說,子好直言,必及於難。好直言是伯宗優秀品格的表現。你伯宗為什麼對國君那麼忠誠,對事業那麼敬業?所以,晉國大臣是見不得伯宗有那麼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