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個商鞅也就算了,偏偏還有其他的。話說這廝任用龐涓把周圍的各國打得落花流水,宋、魯、衛、鄭等國國君紛紛來魏國朝賀,表示歸屬,這個挺不錯;可他卻又在此同時不識孫臏才能以至魏國兩度大敗於齊,此後魏國再無昔日之輝煌。
總之這位仁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生中除了小勝過一次秦孝公外實在找不出什麼上得了台麵的事。文武兩代辛辛苦苦創下的霸業算是交代在他手裏了。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這為老板又一次把人才送給了競爭對手。
張儀沒想到自己第一次求職就遇到困難,隻是這樣的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張儀離開魏國,前往趙國。
趙國現在的老板是趙肅侯,這位趙肅侯的能力還是挺不錯的,雖然沒有大智大勇,卻也不是無能之輩。肅侯剛繼位時原三晉中的趙、魏已經交惡,屢次為爭利大打出手,空豪內力,三晉聯盟瓦解。當時的魏國在文武兩代的治理下已成為霸主,屢加兵於趙。
趙居四戰之地,魏秦齊燕獵於外,中山窺其內。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肅侯帶領趙國迎難而上,頂替魏惠王扛起了三晉的領導大旗。
但這次肅侯似乎也看走了眼,對張儀的觀點沒有絲毫的意思。
張儀知道繼續在趙國待下去也是浪費時間,去下一個目的地是最好的選擇。
【一生難忘的經曆】
“縱則楚王”張儀選擇了楚國。
隻是,一切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張儀現在窮困潦倒的身上一個子兒都沒有了,根本沒辦法見到楚王,又談何在楚王麵前一展才華呢?
況且,現在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張儀眼前——他要吃飯,他老婆也要吃飯!
張儀作為曾經(這是重點)的貴族,衣食無憂的時代早已遠去。長時間的遊說之旅已然耗掉了他的全部積蓄。如今擺在張儀眼前的似乎隻有兩個選擇了;一,聽自己老婆的話回鄉下種上兩畝地過小日子;二、繼續四處遊說諸侯,暫且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好吧,張儀選擇了第三條路。
為了有口飯吃,為了生存下去,為了日後光宗耀祖,為了日後一切的一切。張儀到楚國大將昭陽的府上當了一名門客。
門客知道吧,春秋戰國時期一些王公貴族為了炫富有事兒沒事兒就愛養些人玩兒,好像手裏沒那麼幾十上百個門客都不好意思出門似的。
而這些門客中有不少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想要在這些王公貴族手下一展抱負(比如馮諼、毛遂)。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在他們手下機會總是要多那麼一些。當然,也有不少人啥本事沒有,就是來混口飯吃。
因此,門客也分為三六九等,有才能名氣大的好吃好喝招待著,沒能耐的也不趕你走,管你一口飯吃就行。
張儀沒啥名氣,也沒有遇到伯樂,自然是做了個三等門客每天混個飽。
而且一個商鞅也就算了,偏偏還有其他的。話說這廝任用龐涓把周圍的各國打得落花流水,宋、魯、衛、鄭等國國君紛紛來魏國朝賀,表示歸屬,這個挺不錯;可他卻又在此同時不識孫臏才能以至魏國兩度大敗於齊,此後魏國再無昔日之輝煌。
總之這位仁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生中除了小勝過一次秦孝公外實在找不出什麼上得了台麵的事。文武兩代辛辛苦苦創下的霸業算是交代在他手裏了。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這為老板又一次把人才送給了競爭對手。
張儀沒想到自己第一次求職就遇到困難,隻是這樣的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