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臨城,北邙郡的邊關大城,作為大慶王朝西北四境最大的城池之一,淩東衛戍所便設立在此城。靖臨城劈山而建,左邊遲暮峰,右邊朝陽鋒,城高近百丈與雙峰齊平,雄關大道漫如鐵,萬夫莫開。
靖臨城百丈高的城牆之上,風寒料峭,大風刮在人臉上有若刀割。胡輕雲緊了緊身上的大鼇小心翼翼的扶著城垛觀察著對麵雲龍王朝遊騎兵的巡邏路線,心裏默記,再遠處便是綿延不斷的雲龍王朝征南大營的兵營,一杆大纛迎風招展,上麵獨孤兩個大字清晰可見。
一隊隊遊騎兵在已經結冰的地麵上呼嘯而過,胡輕雲眼尖的發現竟然有一隊遊騎兵打著靖北大營的旗幟,離著不過百來丈遠便是雲龍王朝的遊騎兵,兩隊遊騎兵互相視而不見,各走各道,隻是雲龍王朝那邊的遊騎兵隊伍裏口哨聲、唏噓聲不斷。
大慶王朝的遊騎兵隊伍繞靖臨城一周巡視完畢後,靖臨城大門洞開,騎兵隊不緩不慢魚貫入城,胡輕雲眼尖的發現領頭的騎兵隊長正是曾經救下過自己的韋壯。雲龍王朝的騎兵隊伍離著城門大開的靖臨城不過百十丈遠,一個衝鋒便能趕到城門處,隻需守住小半個時辰雲龍後續援兵趕到,靖臨城這座從未被攻破的雄關大城便可能易主,隻是那些雲龍王朝的遊騎兵佇立遠處冷眼看著大慶王朝最後一名遊騎兵的馬尾消失在城洞中,巨大的靖臨城門緩緩關閉,雲龍王朝的遊騎兵在城門關閉後,一聲呼嘯繼續巡邏去了。
胡輕雲提拎著一壺燒刀子去找韋壯喝酒,靖北大營裏不論士兵還是將軍都愛喝這種燒刀子酒,酒如其名,喝下一口,辣的就像有燒紅的刀子順著喉嚨下到胃裏,胡輕雲第一次跟羅金年喝這酒時,被嗆的鼻涕眼淚橫流,被韋壯跟頂頭上司羅金年笑了好久,後來逐漸習慣便也不覺得這燒刀子難喝了。
胡輕雲曾私底下問過羅金年為什麼兵營裏人人都愛喝這種不值錢又不怎麼好喝的燒刀子,依照羅金年的話來說便是那些嘴裏喝著都能淡出個鳥來的東西豈能算酒?據說曾有在羅金年手下當兵,後來憑著戰功去了京城享福的某個京官,托人給羅金年稍了好幾壇據說數百年珍藏的好酒,羅金年喝過一口便將其束之高閣,按羅金年的話說就是沒味,管他什麼百年佳釀。
韋壯正給自己的寶貝馬兒洗漱口鼻,胡輕雲的來訪讓他很是高興,把馬韁遞給身旁的兵士,讓其幫忙好生照料後,並讓夥房額外弄了兩個下酒菜,便帶著胡輕雲去了營房。
胡輕雲稍打量了下韋壯的起居之地,衣服兵甲各自擺放整齊,一柄巨大的馬朔擺放在兵器架上,除此之外還有馬刀,勁弩。一個小小木箱不知裝的何物擺在睡榻之旁,一本翻開的書冊擺放在一邊的木桌之上,整個房間看起來幹淨整潔,並不如同很多兵士營房內髒亂不堪。胡輕雲略點了點頭,韋壯看似粗豪,實則乃心細之人,光從馬朔擺放的位置方便隨手取用便能看出一二。
胡輕雲與塗舒分別後,心存死誌,卻不知他一旦出了嵐山郡,槐鍾趙家的勢力便已經鞭長莫及。隨後胡輕雲見性命無憂便一路向北,心中一腔抱負若不能護衛百姓,便算高居廟堂又能如何?不知不覺便到了靖北大營附近,遭遇連日暴雨後又感染風寒,她因為急於趕路暈倒在地後被一隊巡邏的遊騎兵發現,醒來時人已身在靖臨城。
救了胡輕雲的遊騎兵隊長姓韋,名壯,長得異常高大,一身腱子肉油亮澄黑,健壯如一頭小牛,據韋壯說他從小便強壯如此,小名便叫大壯。
遊騎兵隸屬靖北大營右先鋒校尉羅金年的麾下,羅今年是個大老粗,從軍幾十載,戰功立了無數,驍勇善戰,是破陣攻城的一把好手。按說羅金年早該升任將軍一級,再不濟混個騎都尉也是綽綽有餘,這麼多年下來仍是一個先鋒校尉的名號都是因為其胸無點墨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