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書生有二怕:小怕是人闖進書房,自己的本事就露了餡兒;大怕是會見同學,尤其是幼年同學,當年的不冠冕會把目前的冠冕打得落花流水。且說我有個老同學王君,常見,相知深,二怕變為不怕,說話就都沒有遮攔,而一滑就成為喜抬杠。推想有不少人是偏偏願意騎牆看熱鬧的,所以決定記一次抬杠。

我們倆都是《呂氏春秋》“貴生”的信徒,可是信的程度或性質有別,他是心安理得,我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有別引來分歧。由“人”談起。他說人為萬物之靈。我說這要一,假定有知和能幹亂七八糟的為靈,二要限定在地球上。一的問題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就一定好嗎?二的問題是,地球之在宇宙中,必小於滄海之一粟,地球外有沒有更靈,我們不知道,所以總括稱“萬”是說大話。

王君隻好退讓,縮小範圍為人,推崇“人道”。我說這也不值得大吹大擂,因為並立的還有馬道、牛道、羊道等。例如站在人道上,吃烤羊肉串不錯,站在羊道上就錯了。王君小怒,說我是硬拉扯到題外。我說不然,蓋這樣想並不是從我開始。中國思想大流是儒道釋,宋儒說:“民吾同胞,物吾與(同伴)也。”《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佛家講慈悲,殺是第一大戒,夏日苦蚊,也隻能躲進蚊帳,不許買蠅拍,啪的一下要蚊子命。準此理,怎麼能殺了羊,零割下肉,烤著吃呢?

王君隻好出國,乞援於達爾文,說優勝劣敗,乃自然之理,我們在演化的路程上先進,創養家畜之法,養羊,利用它是理所當然。我說,這說法也不是沒有問題。其一,優勝劣敗是“實”然,未必得“應”然,“事實如此”與“最好這樣”是兩回事。其二,對於老弱病殘,以及稀有的禽獸,我們的辦法是援助、保護,可見即使視優勝劣敗為應然,我們也並未承認它可以普遍推行。又可見我們之安然容忍吃羊肉串,並不是有什麼可能說說或寫寫的理由,隻是己之所欲,愛吃而已。

人的口總是難於承認自己失敗的。王君也不例外,最後用豬八戒的戰術,倒打一耙,說某日曾見我吃醬羊肉,足證所說都是脫離實際的詭辯。事實,我不否認,但我堅持,以上的質疑不是沒有意義——而且是教育意義,就是:我們的所知所行,有很多毫無理據,並不高明,即使可以說是靈也不值得自滿,還是以減少些狂妄為是。小說.張中行散文精品集:人生卷最新章節萬物之靈網址:http://www.xoyo100.com/html/42/42670/7834238.html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