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桐柏觀,接待的道士本來甚為客氣,一聽沈瑄說去找天台蔣氏,登時將他趕了出去,閉門不納。沈瑄無可奈何,看看天色晚了,遂找了一處樹蔭臥下。忽然有人拍拍他的頭。

沈瑄一看,卻是一個過路的和尚。那和尚似乎很老了,滿麵溝壑也不知是皺紋還是傷疤,神情卻甚是慈祥超脫,像個得道之人。沈瑄連忙起來行禮,老和尚合十道:“檀越何不到貧僧舍下住一晚,好過在這裏風餐露宿。”

沈瑄道了謝,遂隨那老和尚去了。老和尚背著一竹筐的草藥,沈瑄接了過來背上,老和尚也不推辭。

原來這老僧法號枯葉,並不在哪家寺院掛單,自己在瓊台下麵結了一間草廬修行。

“貧僧年輕的時候略學過一點醫術,如今在此地修行,有時也給四鄉的山民看看小病。這天台山裏有許多難得的草藥啊。”晚間,枯葉一邊在燈下檢點著藥草,一邊向沈瑄介紹。沈瑄自是行家,看看這些藥草其實都是極普通的品種,老僧講的一些醫理也是極平常不過的,他也隻默默聽著,心想這老僧雖然醫術平平,難得一片慈悲心腸。

夜裏睡前,沈瑄鼓起勇氣向枯葉打聽天台蔣氏住在什麼地方。枯葉愣了愣:“你找蔣聽鬆做什麼?”

沈瑄道:“不是找蔣翁。我有一個友人是天台門下,正要去尋訪她。”

枯葉道:“真是去訪友嗎?”眼神中竟有一絲焦慮。

沈瑄不覺臉紅了紅,但還是道:“真是的。”

枯葉看在眼裏,似乎鬆了口氣,道:“原來如此,蔣翁仇家甚多,貧僧還擔心你是去向他尋仇的呢!那人很厲害,隻怕你要吃虧。既是訪友,倒也罷了。不過,這天台山上,很多年前就沒了天台弟子了,隻剩蔣翁和他收養的一個小女孩兒。你要找的,難道是蔣家小娘子?”

沈瑄被人一語道破,禁不住有些羞愧,低聲道:“正是蔣娘子,長老知道她嗎?”

枯葉歎了一口氣,道:“小的時候見過一兩回。我聽人說,這小娘子的手段,不亞於蔣聽鬆呢!你別招惹她啊。”

沈瑄認真道:“蔣娘子為人很好,她是我的朋友,長老不用擔心。”頓了頓又道,“究竟如何能找到她家,還請長老指點。”

枯葉卻不回答,隻是轉過身挑燈,喃喃道:“不可去,不可去……”忽然又說,“蔣聽鬆性情急躁,他的住處平素都沒有人敢走近,碰上了他可不妙。檀越,你聽貧僧一句勸吧。”

沈瑄微笑不語。枯葉見無法,隻得長歎一聲。

這樣情形見多了,沈瑄也不再追問,第二日辭別枯葉就上路了。枯葉始終沒有說出蔣聽鬆的住處,卻往沈瑄行囊中放了許多幹糧,其情殷殷,沈瑄十分感激。

其實沈瑄雖然打聽不到什麼消息,還是有主意的。他想蔣聽鬆既號“赤城山人”,多半就住在赤城山。至少到了赤城,就會有線索了。這一日漸近黃昏,忽然看見前麵的山巒之間一片丹霞,心不覺狂跳起來。

那日在桐柏觀,接待的道士本來甚為客氣,一聽沈瑄說去找天台蔣氏,登時將他趕了出去,閉門不納。沈瑄無可奈何,看看天色晚了,遂找了一處樹蔭臥下。忽然有人拍拍他的頭。

沈瑄一看,卻是一個過路的和尚。那和尚似乎很老了,滿麵溝壑也不知是皺紋還是傷疤,神情卻甚是慈祥超脫,像個得道之人。沈瑄連忙起來行禮,老和尚合十道:“檀越何不到貧僧舍下住一晚,好過在這裏風餐露宿。”

沈瑄道了謝,遂隨那老和尚去了。老和尚背著一竹筐的草藥,沈瑄接了過來背上,老和尚也不推辭。

原來這老僧法號枯葉,並不在哪家寺院掛單,自己在瓊台下麵結了一間草廬修行。

“貧僧年輕的時候略學過一點醫術,如今在此地修行,有時也給四鄉的山民看看小病。這天台山裏有許多難得的草藥啊。”晚間,枯葉一邊在燈下檢點著藥草,一邊向沈瑄介紹。沈瑄自是行家,看看這些藥草其實都是極普通的品種,老僧講的一些醫理也是極平常不過的,他也隻默默聽著,心想這老僧雖然醫術平平,難得一片慈悲心腸。

夜裏睡前,沈瑄鼓起勇氣向枯葉打聽天台蔣氏住在什麼地方。枯葉愣了愣:“你找蔣聽鬆做什麼?”

沈瑄道:“不是找蔣翁。我有一個友人是天台門下,正要去尋訪她。”

枯葉道:“真是去訪友嗎?”眼神中竟有一絲焦慮。

沈瑄不覺臉紅了紅,但還是道:“真是的。”

枯葉看在眼裏,似乎鬆了口氣,道:“原來如此,蔣翁仇家甚多,貧僧還擔心你是去向他尋仇的呢!那人很厲害,隻怕你要吃虧。既是訪友,倒也罷了。不過,這天台山上,很多年前就沒了天台弟子了,隻剩蔣翁和他收養的一個小女孩兒。你要找的,難道是蔣家小娘子?”

沈瑄被人一語道破,禁不住有些羞愧,低聲道:“正是蔣娘子,長老知道她嗎?”

枯葉歎了一口氣,道:“小的時候見過一兩回。我聽人說,這小娘子的手段,不亞於蔣聽鬆呢!你別招惹她啊。”

沈瑄認真道:“蔣娘子為人很好,她是我的朋友,長老不用擔心。”頓了頓又道,“究竟如何能找到她家,還請長老指點。”

枯葉卻不回答,隻是轉過身挑燈,喃喃道:“不可去,不可去……”忽然又說,“蔣聽鬆性情急躁,他的住處平素都沒有人敢走近,碰上了他可不妙。檀越,你聽貧僧一句勸吧。”

沈瑄微笑不語。枯葉見無法,隻得長歎一聲。

這樣情形見多了,沈瑄也不再追問,第二日辭別枯葉就上路了。枯葉始終沒有說出蔣聽鬆的住處,卻往沈瑄行囊中放了許多幹糧,其情殷殷,沈瑄十分感激。

其實沈瑄雖然打聽不到什麼消息,還是有主意的。他想蔣聽鬆既號“赤城山人”,多半就住在赤城山。至少到了赤城,就會有線索了。這一日漸近黃昏,忽然看見前麵的山巒之間一片丹霞,心不覺狂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