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動了,休息一會兒。”我提議著,猛一抬頭巍然屹立的岩石壁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大字。
“爸爸,這下麵還應該再添上幾個字。”王京指著平滑的岩壁喘著氣說。
“哪幾個字?”
“你說呢?這裏最險要也最累人,每個遊客走到這裏都像咱們一樣累得氣喘籲籲。所以應該加上‘氣喘如牛’最恰當。”
“對呀!這幾個字刻上去,遊客再累也定會捧腹大笑的,這樣一來更增加了遊玩的情趣,還能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我附和著。
“爸,我3歲的時候第一次爬碣石山,你就把繩子拴在咱倆腰間,現在我都長大了,你還帶著繩子幹嗎呀?”
“最初是擔心你不小心掉下去,現在看來繩子是登山必備的,防患於未然。如果有可能我下次還要帶幾隻山羊呢,像愛斯基摩人的拉雪橇的狗一樣,咱們就可以省力了。”我調侃著。
綠蔭掩映中又有四個大字映入眼簾“碣石觀海”。崖壁上有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第四次出巡時,專程來到碣石山求仙刻石,令丞相李斯刻寫的《碣石門辭》。我提醒王京注意看。
峰回路轉,走過一段路後豁然開朗。繩子的兩端還是係在我們父子之間,喘口氣,一陣衝刺,我們爬上了峰頂。極目遠眺,西北是重重疊疊的山峰,猶如層層浪尖,遠近山頭霧氣升騰,群峰掩映,想起杜甫一句詩:“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猛地回轉身來,朝南方望去,秦皇島港至灤河入海處上百裏的海麵盡收眼底,漁船帆影曆曆在目……
渤海岸邊最大的瀉湖――七裏海如銀帶豁然跳出。“那是咱們村,一直向前走是七裏海,再往前就是新開口。漁船更多了,養蝦的也多了……”我向王京指點著。
“哎,不對呀!曹操不是在這兒寫的詩吧?”王京突然想起了此行的目的,用手指著遠處說:“你看東南是秦皇島,西南是灤河入海口,從碣石山這兒是看不見詩裏描寫的‘水何澹澹,洪波湧起’的。”
看著他臉上一本正經的樣子,我接過話題說:“是啊,現在我們站在碣石山上,視野裏卻沒有了當年魏武帝《觀滄海》中描寫的景物,正所謂滄海桑田,時過境遷。”
“那詩中的古‘碣石’在哪呢?”他臉上充滿了疑惑,緊追不舍地發問。
我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接著說:“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曹操詩句‘東臨碣石,以觀蒼滄海’中的‘碣石’,還是毛澤東詩句‘東臨碣石有遺篇’中的‘碣石’,在注釋中都解釋不一。因為從《觀滄海》中可以看出山在海的東側,現在世人眼裏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後來就有人杜撰了‘碣石滄淪海’說:即六朝以後,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渤海沉沒了古碣石,來牽強這首詩。其實這隻是近千年左右的事,縱觀這段地質年代史,咱們這裏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此說很可能是無稽之談。這幾年總有些人試圖在僅有十幾米深的海中尋找這座名山的遺跡,也沒有結果。又有人說昌黎城北的碣石山,就是詩中的‘碣石’,究竟曹操當年站立的‘碣石’現在何處,至今仍是一個難解的謎。”
“走不動了,休息一會兒。”我提議著,猛一抬頭巍然屹立的岩石壁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大字。
“爸爸,這下麵還應該再添上幾個字。”王京指著平滑的岩壁喘著氣說。
“哪幾個字?”
“你說呢?這裏最險要也最累人,每個遊客走到這裏都像咱們一樣累得氣喘籲籲。所以應該加上‘氣喘如牛’最恰當。”
“對呀!這幾個字刻上去,遊客再累也定會捧腹大笑的,這樣一來更增加了遊玩的情趣,還能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我附和著。
“爸,我3歲的時候第一次爬碣石山,你就把繩子拴在咱倆腰間,現在我都長大了,你還帶著繩子幹嗎呀?”
“最初是擔心你不小心掉下去,現在看來繩子是登山必備的,防患於未然。如果有可能我下次還要帶幾隻山羊呢,像愛斯基摩人的拉雪橇的狗一樣,咱們就可以省力了。”我調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