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將憂慮減半嗎(1 / 2)

問題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我回想過去會議上的事,十分驚奇地發現,以前我在這種所謂的以解決問題為宗旨的會議上浪費了太久的時間,卻沒夠清楚構成問題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問題三:這一問題還能找到什麼解決方法?

在以前我們開的會議中,通常是麵對問題,一個人提出一種解決方法,另外一個人會與之辯論,然後對於無法認同的部分,兩人會起爭執,甚至發火,到最後,他們就會岔開話題,甚至與原本要商討的問題完全沾不上邊。而在會議結束後,我們的問題還是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問題四:你建議用哪一種方法?

從前與我一起開會的人,會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為某種情況憂心,不停地兜圈子,他們從沒有想過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法,然後寫下來,並標明這是他的意見。

現在,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手底下那些員工們很少拿著問題來找我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隻要認真寫下上麵的四個問題,我們就會努力尋找所有的事實,並將所有的問題認真考慮,當他們做完這些工作以後,就會發現,原先困擾他們的問題的答案就自己跳出來了。而針對有些必須要跟我商量的問題,所耗費的時間也隻不過是從前的三分之一。因為討論的過程完全秩序化了,最後得出的結論也十分明智。

現在,袖珍圖書公司的辦公室裏,大家都和我一樣,再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擔心和討論什麼問題,而是更注重解決問題。

使用類似方法的,還有美國最了不起的保險業的巨子弗蘭克·貝特吉爾,現在的他不僅減輕了生意上的憂慮,而且收入倍增。下麵是他自述的故事:

在很多年前,當我剛開始進入保險行業的時候,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熱情。不過後麵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開始頹喪,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我開始看不起自己的工作,那段時間,我甚至都想到了辭職。可是在某一天的早上,那天是周六,我靜靜地坐下來思考自己的問題:

(1)我首先問自己:我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我拜訪過那麼多的客戶,可是我的業績並不夠好。表麵上看,我似乎跟那些潛在的顧客談的很好,但是一到要成交的時候,情況就發生變化了。那位顧客就這樣敷衍我:“啊,我還是再想想吧,貝特吉爾先生,你有時間再過來吧。”我天真地還去找這位顧客,浪費了不少時間,可是並沒有成交,這讓我更頹廢了。

(2)我問自己:有沒有什麼可能的解決辦法?

要知道問題的答案,我需要先了解以前的銷售情況記錄。然後,我拿出了過去12個月的記錄表,仔細看著上麵的數字。

結果,我發現了驚人的一點:在我所賣的保險裏,大概有百分之七十是第一次與客戶約見時就成交的;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三,是在第二次見麵時成交的;剩下的百分之七,是在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更久才成交的。發現這一點,讓我覺得十分難過,因為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原來在我所有工作的時間內,有一大半的事件都浪費在了隻給我帶來百分之七收益的業務上。

問題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我回想過去會議上的事,十分驚奇地發現,以前我在這種所謂的以解決問題為宗旨的會議上浪費了太久的時間,卻沒夠清楚構成問題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問題三:這一問題還能找到什麼解決方法?

在以前我們開的會議中,通常是麵對問題,一個人提出一種解決方法,另外一個人會與之辯論,然後對於無法認同的部分,兩人會起爭執,甚至發火,到最後,他們就會岔開話題,甚至與原本要商討的問題完全沾不上邊。而在會議結束後,我們的問題還是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