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完(3 / 3)

機械的打字音響起,一行白字出現在熒幕上方。

“這是電影的點點滴滴,這是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是我們的點點滴滴。”

隨後,畫麵閃現,那是電影的拍攝現場,薄以漸和虞生微正對著鏡頭,比了個“OK”的手勢,一同笑道:“耶,我們做到了!”

全場起立,集體鼓掌,將熱烈的掌聲送給導演、演員,每個辛苦工作的工作人員。

感謝你們,將這精彩的故事帶給我們!

***

首映禮結束以後,關於《告白》的消息陸陸續續出現網絡之上。

首先是以郭長信、文載、管樂語為首的諸多導演的共同出聲,盛讚《告白》。

管樂語:“足夠尊重觀影者的一部影片。”

文載:“導演,演員,故事,無一不精。”

郭長信最直接:“@薄以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新片可以的。”

緊接著,首映禮受邀記者們也不甘示弱,紛紛把自己連夜趕出來的文稿發上自家平台,其中,業內最權威的三家用這樣的標題來形容薄以漸的首映禮:

電影MOB:《這就是我們應該看到的電影》

千禧日報:《影片結束,全場觀眾起立鼓掌三分鍾》

新鮮度廚房:《拍這樣的電影,沒有勇氣真不行》

其後,三家媒體按照慣例為影片打分,《告白》平均分高達9.0,而此前在三家雜誌平均分到達9.0以上的影片,無一不是盛極一時,話題度與藝術度並駕齊驅的經典電影!

大導及媒體的力量不容小覷。

幾乎這天的晚些時候,網上就掀起了一股關於《告白》熱議,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好的相信大導演和專業媒體,說壞的人中,反而有些是《十二魔方》的受害者,有些是薄以漸和虞生微的粉絲。

兩人的粉絲也是殫精竭慮,生怕現在網上的一片大好聲音全來自媒體捧殺,萬一到時上映,不盡如人意,這不就大事不好了?

無論如何,有人battle,就有熱度。

一周之後,新年元旦。

電影在萬眾矚目之間登上原先。

上映三天,一騎絕塵席卷十億票房。

《告白》爆了!

***

紛紛擾擾轟轟烈烈,電影還在放映。

正當風口浪尖,作為導演和演員的薄以漸和虞生微則避開了人群,呆在屬於自己的空間中。

大紅的垂幕虛虛垂下,紅絨的椅子空空佇立。

薄以漸和虞生微坐在放映廳最中間的兩個位置上。

手牽著手,肩並著肩。

他們的目光看向大屏幕,大屏幕上,正出現影片的開頭。

熟悉的開頭閉著眼睛也能勾畫,熟悉的曲子不用旋律也能哼唱。

薄以漸指著電影,對虞生微說:“這是我們的故事,現在故事結束了。”

他接著從口袋裏拿出個紅絨盒子,打開來,將其展現在虞生微麵前,微微笑道:“願意和我寫新的故事嗎?”

虞生微低下頭,看著盒中戒指。

那細密的閃,是天空的星,是心中的光。

他抬起手,小心的、仔細的、珍而重之地,讓薄以漸把戒指套入他的指尖。

他們親吻戒指,親吻彼此。

“我願意。”

一聲答應,是一生不變的告白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