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1 / 2)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隻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遠,我日裏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這樣的句子讓張兆和覺得莫名其妙。愛情有時候就是這麼無奈,若是她無心,就算你情深似海,看起來也不過是個笑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張兆和沒有任何回應,但沈從文依然把她奉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或許連他自己也覺得這份愛莫名其妙,陌生而強烈,不可遏製,這是他詩人的天性吧,她是美的化身,也是詩的化身,他不遺餘力地追尋,就像捕捉創作的靈感。

日複一日,張兆和的沉默讓沈從文開始按捺不住了,他滿腔熾熱,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出發泄之地。

1930年7月,張兆和在日記中描述了沈從文對她的室友說的一番話:“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條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麼氣呢?要鬧得我和他同歸於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他的“威脅”更加讓她反感。

戀情還未坐實,學校裏的流言已經滿天飛了,沈從文的鬱鬱寡歡都被學生看在眼裏,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追求張兆和。張兆和照舊不搭理沈從文,但她心裏也害怕他會做什麼過激的行為,而且,流言越傳越多,她不勝其擾。

張兆和想到了校長胡適,她主動去了校長辦公室,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擺脫S先生的糾纏。讓她語塞的是,胡適竟然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張兆和憤然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她無奈地離開了,原來沈從文早就找過胡適,希望他幫忙牽線搭橋,胡適一口答應了,很樂意當個紅娘。

胡適的放任和沈從文的執著,讓張兆和再次選擇沉默以待。她低估了沈從文那顆樸實執著的心,以為時間久了他就會厭倦了,畢竟人都是喜新厭舊的,比她漂亮的姑娘有很多,或許他會另尋新歡呢?

說來說去,她隻是不愛她,固執地堅持自己選擇,以沉默來拒絕。

1932年,張兆和畢業了,回到了蘇州的老家(祖籍安徽合肥,長於蘇州),她以為從此擺脫了沈從文的糾纏,殊不知,他們的感情才真正開始。

有一天,張家的大門被敲響,二姐張允和開了門。她麵前站著一位穿著灰色長衫的青年,高高瘦瘦的,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麵帶拘謹,手上還抱著一大包西方文學名著。

站在太陽下的沈從文額頭冒出點點汗漬,他靦腆地打了招呼,張允和連忙讓他進屋。第一次進張家的門,沈從文四處張望,眼裏流露著期待和緊張。張允和早就從三妹張兆和口中聽說過他,她主動告訴他,三妹不在家,去了圖書館。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隻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遠,我日裏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這樣的句子讓張兆和覺得莫名其妙。愛情有時候就是這麼無奈,若是她無心,就算你情深似海,看起來也不過是個笑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張兆和沒有任何回應,但沈從文依然把她奉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或許連他自己也覺得這份愛莫名其妙,陌生而強烈,不可遏製,這是他詩人的天性吧,她是美的化身,也是詩的化身,他不遺餘力地追尋,就像捕捉創作的靈感。

日複一日,張兆和的沉默讓沈從文開始按捺不住了,他滿腔熾熱,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出發泄之地。

1930年7月,張兆和在日記中描述了沈從文對她的室友說的一番話:“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條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麼氣呢?要鬧得我和他同歸於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他的“威脅”更加讓她反感。

戀情還未坐實,學校裏的流言已經滿天飛了,沈從文的鬱鬱寡歡都被學生看在眼裏,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追求張兆和。張兆和照舊不搭理沈從文,但她心裏也害怕他會做什麼過激的行為,而且,流言越傳越多,她不勝其擾。

張兆和想到了校長胡適,她主動去了校長辦公室,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擺脫S先生的糾纏。讓她語塞的是,胡適竟然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張兆和憤然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她無奈地離開了,原來沈從文早就找過胡適,希望他幫忙牽線搭橋,胡適一口答應了,很樂意當個紅娘。

胡適的放任和沈從文的執著,讓張兆和再次選擇沉默以待。她低估了沈從文那顆樸實執著的心,以為時間久了他就會厭倦了,畢竟人都是喜新厭舊的,比她漂亮的姑娘有很多,或許他會另尋新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