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願天下有情人,不再有淚如你(1 / 3)

林覺民參加革命,陳意映也是知道的,她選擇了默默地支持。林覺民若去同盟會裏開會,她便常常幫丈夫把風;他在家中辦了一所女學,動員家中妻子、堂嫂、弟媳、堂姐妹等人入學讀書,她第一個響應;他還自己選編經典書籍以及新思想書籍作為教材、同時擔任主要課程的講授,向大家介紹世界大勢,抨擊封建禮教,她耳濡目染,學了不少。

時局詭譎,風雲突變,溫馨的家庭生活和心愛的妻子已經不能留住林覺民了,他心中除了小愛,還有家國大愛,他渴望走出去革命,救民於水火之中。他猶如古代的俠客,重承諾,輕生死,金戈鐵馬,掃蕩不平;他也像李白,雖然是文人,骨子裏卻藏著傲氣,仗劍天涯,快意生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胸膛中縈繞著荊軻辭別太子丹時的激揚與豪氣。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荊軻等不到高漸離,林覺民亦是永別了意映卿卿。

1910年,第二次廣州起義失敗後,同盟會裏被沮喪和低落的氣氛籠罩,而孫中山卻認為“愈不可為,愈為”。當林覺民到達香港統籌部機關時,黃興喜不自禁地說道:“意洞來,天助我也,運籌帷幄,何可一日無君。”當即命林覺民回歸福建,布置福建響應廣州起義之事,由此可見,林覺民為人之才能和為友之意氣。

林覺民到家後,其父林孝穎驚問其故,他隻好借口學校放櫻花假,回家是為與友伴一同遊玩風景,以此敷衍父親。林覺民這次在福州停留了10天,在這段時間裏,他緊鑼密鼓地與福建支部總幹事林斯琛等人會商,同時身先士卒,帶領了十餘名敢死士赴穗聚義。

陳意映雖然知道丈夫在幹什麼,但她並不知道他危險重重。

除布置起義之事以外,林覺民還帶有運送炸藥赴粵的任務。他原本計劃讓妻子喬裝打扮為送殯的貴婦人,用出殯的儀式把炸藥偽裝藏入棺木中運出,但陳意映此時已經有八月身孕,身體承受不起長期的顛簸和驚憂,他亦心疼,於是便改換了人選。

這些事,林覺民都沒有告訴妻子,他謊稱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危險。每次看到她露出擔憂的神色,他便主動寬慰她,其實他內心比誰都煎熬,他放不下革命工作,但又不忍心家人為此擔驚受怕。“當時餘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此世可有以寸管能衡量的悲愁?如果悲愁真的可以衡量,那麼,他的悲愁恐怕連雙溪舴艋舟也載不動。嬌妻、稚子、雙親,他有太多的溫暖和牽絆,然而,他也有太多的抱負:時局動亂、民不聊生、戰火頻繁,好男兒就當頂天對立救民。

“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他不是不愛她,正因為愛她,才更加不忍心天下有情人分散。可是沒有國,哪來的家?國之將亡,有情人如何能相守?

林覺民參加革命,陳意映也是知道的,她選擇了默默地支持。林覺民若去同盟會裏開會,她便常常幫丈夫把風;他在家中辦了一所女學,動員家中妻子、堂嫂、弟媳、堂姐妹等人入學讀書,她第一個響應;他還自己選編經典書籍以及新思想書籍作為教材、同時擔任主要課程的講授,向大家介紹世界大勢,抨擊封建禮教,她耳濡目染,學了不少。

時局詭譎,風雲突變,溫馨的家庭生活和心愛的妻子已經不能留住林覺民了,他心中除了小愛,還有家國大愛,他渴望走出去革命,救民於水火之中。他猶如古代的俠客,重承諾,輕生死,金戈鐵馬,掃蕩不平;他也像李白,雖然是文人,骨子裏卻藏著傲氣,仗劍天涯,快意生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胸膛中縈繞著荊軻辭別太子丹時的激揚與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