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話(1 / 3)

“暑假怎麼也這麼多活動?我看這學生幹部當得太累,你下學期想辦法推了吧。說說這次又是什麼棘手?我也幫你想想辦法。”

“倒不是活動。隻是……”新旬看著媽媽無憂無慮的神色心裏有些不適,惡作劇般道出了真實原因,“離校時遇見李未季,她還在惡狠狠地瞪著我,她心裏一條狗比什麼人都貴重。”

“哎,你是哥哥,她一個嘰嘰歪歪的小女生,你還跟她較勁呢?”

“這嘰嘰歪歪的小女生可不是省油的燈。”

媽媽聽出他弦外之音,小聲嘟噥道:“怎麼又提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提及那件事,她到底還是帶有歉意,新旬氣消了一半,再開口時已經不那麼咄咄逼人,怒氣流逝後,沮喪填補上來,“本來也沒人想提了。隻不過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雙方各執一詞的時候你從來不選擇先相信我爸。”

媽媽陷入回憶,臉上也還是浮現出一絲迷茫。

從前姊妹兩家關係很好,所以逢年過節才總會相聚。節慶夜酒足飯飽,餐廳裏繼續聊天的人都沒注意院子裏發生了什麼。丈夫被狗咬傷,年僅七八歲的小外甥女眼淚汪汪堅稱姨父性騷擾自己在先,愛犬護主在後,雙方各執一詞,雙方都是親人,還能如何選擇?

“你爸爸那天明顯喝多了……再說總是覺得小孩子不會說謊,誰能想到呢!”

誰能想到新旬的爸爸那天的確喝多了,卻隻是逗弄小狗把它的食盆移走,誰知小狗護食咬了他的手。未季知道犯了大錯,小狗一定會被本就不讚成她養狗的媽媽送走,情急之下撒了謊。

可是新旬很清楚,說這麼多不過都是托詞。

“為什麼不能坦然承認呢,你總是和小姨、舅舅親近,連帶著外甥、外甥女都一並相信。如果我把真相直接告訴你,你連我的話也不會相信。”

“怎麼可能!當然相信你。”

“要是這樣,我就不用大費周章逼著李未季自己向所有人坦白了。”

媽媽神色猶疑,似有轉移話題的意願。

新旬沒給她機會,繼續追問道:“原生家庭在你心裏真的高於一切啊。”

“你爸爸不也是這樣!今天中午一場飯局,晚上一場飯局,還不是為了幫你堂哥安排工作去疏通關係!你沒發現他自從未季坦白後,就好像占領道德製高點了?在這方麵變本加厲!”媽媽始於反駁,終於控訴,自己越說越惱火,把晾衣架往盆裏重重摔出聲響,仿佛表現得強勢就真的理直氣壯了。

男生並不買賬,語調更低一點,沉下去,“坦白的人一味聲明自己的苦衷,失察的人不過惱羞成怒,想著的也是自己被欺騙的委屈。委屈的人這麼多,唯獨沒有人不想著自己,沒有一句磊落的道歉。”

“你小姨、姨父也不是故意的,歉意當然有,隻不過都是成年人,道歉反而讓你爸爸也尷尬。”

“不覺得他聽了道歉會尷尬。他沒做錯事,卻擔了那麼多年惡名。熊孩子出在哪家,哪家父母就該負責。怎麼到頭來,反而背後嘀咕,指責要討回公道的成年人跟小孩斤斤計較不夠氣量?”

“暑假怎麼也這麼多活動?我看這學生幹部當得太累,你下學期想辦法推了吧。說說這次又是什麼棘手?我也幫你想想辦法。”

“倒不是活動。隻是……”新旬看著媽媽無憂無慮的神色心裏有些不適,惡作劇般道出了真實原因,“離校時遇見李未季,她還在惡狠狠地瞪著我,她心裏一條狗比什麼人都貴重。”

“哎,你是哥哥,她一個嘰嘰歪歪的小女生,你還跟她較勁呢?”

“這嘰嘰歪歪的小女生可不是省油的燈。”

媽媽聽出他弦外之音,小聲嘟噥道:“怎麼又提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提及那件事,她到底還是帶有歉意,新旬氣消了一半,再開口時已經不那麼咄咄逼人,怒氣流逝後,沮喪填補上來,“本來也沒人想提了。隻不過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雙方各執一詞的時候你從來不選擇先相信我爸。”

媽媽陷入回憶,臉上也還是浮現出一絲迷茫。

從前姊妹兩家關係很好,所以逢年過節才總會相聚。節慶夜酒足飯飽,餐廳裏繼續聊天的人都沒注意院子裏發生了什麼。丈夫被狗咬傷,年僅七八歲的小外甥女眼淚汪汪堅稱姨父性騷擾自己在先,愛犬護主在後,雙方各執一詞,雙方都是親人,還能如何選擇?

“你爸爸那天明顯喝多了……再說總是覺得小孩子不會說謊,誰能想到呢!”

誰能想到新旬的爸爸那天的確喝多了,卻隻是逗弄小狗把它的食盆移走,誰知小狗護食咬了他的手。未季知道犯了大錯,小狗一定會被本就不讚成她養狗的媽媽送走,情急之下撒了謊。

可是新旬很清楚,說這麼多不過都是托詞。

“為什麼不能坦然承認呢,你總是和小姨、舅舅親近,連帶著外甥、外甥女都一並相信。如果我把真相直接告訴你,你連我的話也不會相信。”

“怎麼可能!當然相信你。”

“要是這樣,我就不用大費周章逼著李未季自己向所有人坦白了。”

媽媽神色猶疑,似有轉移話題的意願。

新旬沒給她機會,繼續追問道:“原生家庭在你心裏真的高於一切啊。”

“你爸爸不也是這樣!今天中午一場飯局,晚上一場飯局,還不是為了幫你堂哥安排工作去疏通關係!你沒發現他自從未季坦白後,就好像占領道德製高點了?在這方麵變本加厲!”媽媽始於反駁,終於控訴,自己越說越惱火,把晾衣架往盆裏重重摔出聲響,仿佛表現得強勢就真的理直氣壯了。

男生並不買賬,語調更低一點,沉下去,“坦白的人一味聲明自己的苦衷,失察的人不過惱羞成怒,想著的也是自己被欺騙的委屈。委屈的人這麼多,唯獨沒有人不想著自己,沒有一句磊落的道歉。”

“你小姨、姨父也不是故意的,歉意當然有,隻不過都是成年人,道歉反而讓你爸爸也尷尬。”

“不覺得他聽了道歉會尷尬。他沒做錯事,卻擔了那麼多年惡名。熊孩子出在哪家,哪家父母就該負責。怎麼到頭來,反而背後嘀咕,指責要討回公道的成年人跟小孩斤斤計較不夠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