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誰偷了英國皇家海軍核心機密(1 / 3)

朗斯戴爾是蘇聯克格勃一名耀眼的間諜明星,他的真實名字叫科倫·特羅菲莫維奇·莫洛迪,1922年出生於蘇聯,父親是一位著名的蘇聯科學家。

1933年,10歲的莫洛迪被送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姑母家,在伯克利一所私立學校念了5年書,在語言方麵頗具天賦。1938年,莫洛迪返回蘇聯。他在莫斯科外貿學院讀大三時克格勃對外情報機構就看上了他,將他列為秘密特工候選人。兩年後,莫洛迪大學畢業就加入了克格勃。克格勃教官這麼評價他:這個青年人樂觀向上,對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具備從事情報活動的傑出才能。

到32歲時,莫洛迪已升任克格勃對外情報部門的小頭目,多次被派往國外執行任務。

1954年,莫洛迪剛過完33歲的生日,克格勃給莫洛迪下達了一個全新的任務:以加拿大人朗斯戴爾的身份前往英國搜集秘密情報。

莫洛迪潛伏英國是肩負著特殊的重大使命的。早在1954年,艾森豪威爾總統不顧參議院的反對,批準美國與英國簽訂共享核秘密的協定,向英國轉讓原子核動力潛艇的設計方案和技術資料。英國憑借這些技術才得以研製出自己的“無畏”號核潛艇和一係列遏製蘇聯海軍的秘密武器,從而形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抗蘇聯集團軍事鏈條的重要一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後,為最大限度地發揮締約國的軍事功能和節約財力物力,向各締約國統一分工安排了最適合各國軍事能力的防務任務。其中在核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兩項任務分給了美國和英國。承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核保護傘的空中戰略核打擊力量由美國負責,而西方水麵下的防務計劃則交給了英國皇家海軍。此次,莫洛迪的英國之行,就是設法搞到英軍潛艇的核心技術機密,特別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機密情報。

莫洛迪通過多種身份掩護,發展了多名間諜,為克格勃獲取了大量英國軍事情報。

莫洛迪為了完成此項重大任務,首先著手在倫敦建立了一個間諜網,其工作重心在英國的港口城市波特蘭。

趕往英國之前,莫洛迪必須先到臆造出來的“祖國”加拿大去一趟。在那裏他熟悉和了解了偽造的曾在加拿大工作的地點和環境,此外,還需要補辦一些手續。他頂替的戈登·朗斯戴爾是加拿大人,母親是一個芬蘭移民,名叫阿嘉·保蘇,她很早就去了加拿大,1920年與傑克·伊曼努爾·朗斯戴爾結婚,1924年生下戈登·朗斯戴爾。後來,因與丈夫性格不合,20世紀30年代中期,保蘇帶著兒子戈登·朗斯戴爾回到父母的家鄉——芬蘭的卡累利。1940年芬蘭戰爭爆發,小朗斯戴爾隻有16歲。蘇聯人占領了卡累利,並把這塊地方變成了蘇聯的一部分。此後,戈登·朗斯戴爾的護照就落到了蘇聯情報機關手裏,戈登·朗斯戴爾父母的下落從此無人知曉。

戈登·朗斯戴爾回到蘇聯,曾在蘇聯海軍中服役。事後,據英國情報人員說,真實的朗斯戴爾1955年就病故了。

莫洛迪拿著朗斯戴爾的護照秘密來到了加拿大,像真的回到自己的故鄉一樣,他詳細地了解那裏的種種情況,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奔走各部門,補辦完善一係列確認自己身份的證件、證明。他向多倫多市政府相關部門申請獲得重新補發的出生證,考取了汽車駕駛執照,加入了基督教青年會並領取了會員證。他用補發的出生證辦理了一本加拿大新護照。經過此行他已具備了一個加拿大人應有的北美地理知識和所有必備的證件。此後,他去了美國,與克格勃在紐約的間諜組織接了頭,接受了下一步的活動指示和經費。

1955年3月3日,莫洛迪以朗斯戴爾的身份從紐約乘“美國”號客輪來到英國。合法的加拿大護照,加上一口流利的英語,使莫洛迪很快就融入了英國社會,站穩了腳跟。為了便於掩護自己,他在倫敦沃爾杜爾大街一棟現代大樓裏開設了一家公司,主要經營自動電唱機生意。此外,莫洛迪在攝政公園附近的一棟白色樓房的六樓租了一套公寓。

在倫敦安頓下來後,莫洛迪開始與克格勃倫敦情報站建立聯係。為了這次見麵,克格勃經過周密的策劃,非常謹慎。這一天,莫洛迪先把車開到泰晤士河邊的一個停車場,然後,穿過幾條街道走進一家煙霧繚繞的三等電影院,坐在最後一排,在一個單號的座位底下找到一張紙條。第二天,莫洛迪去攝政王公園散步,隨意地走進靠近水池的電話亭,裏麵有一本倫敦的電話簿,按照紙條的指示,他翻開第77頁,找到一個用鉛筆畫過線痕的電話號,他撥通了這個號碼,對方說請問找哪個部門,莫洛迪說找規劃部。對方報出了一個電話號。按照事先與克格勃倫敦站的約定,這個電話號的數字組合代表郊區列車的某個車次、車廂和座位,而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就是莫洛迪要見的聯係人。

一小時後,在開往郊區的火車上,莫洛迪很順利地與倫敦克格勃情報站接上頭,情報站給他帶來了克格勃總部新的重要指示:目前東西方關係緊張,核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美蘇關係隨時有可能破裂。雖然蘇聯已經有了威力強大、打擊精度高的遠程核導彈,但西方開發裝備了以核能為動力的北極星式潛艇,此潛艇隱蔽性能強,不易被發覺,具備接近蘇聯本土打擊目標的能力。為了幫助蘇聯擺脫這種被動態勢,克格勃迫切需要了解“無畏戰艦”號潛艦上裝配的偵測深海潛艇噪聲的潛艇方位測定儀,以及潛艇氣味分析儀和“冰眼”等西方最先進的潛艇技術機密。

莫洛迪今後的任務就是在波特蘭與代號“布蘭達二號”的間諜聯係,以便設法獲取這些高級機密情報。

莫洛迪也沒有見過克格勃間諜“布蘭達二號”,隻知道此人可以搞到英軍最新核潛艇的核心機密,目前潛伏在英國的波特蘭市。

波特蘭是英國重要的港口城市,位於英格蘭東南角,與法國隔海相望,擁有良好的深海港,加之扼製英吉利海峽的重要戰略地位,使得它曆史上一直是大英帝國海軍力量的重要基地。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波特蘭海軍基地不僅擁有軍港、造船廠和大型船塢等設施,還具備尖端潛艇技術和各種高端海軍裝置研究、試驗和製造等多種能力,這是個集各種功能於一體的海軍戰略中樞。英國水下防務計劃的潛艇技術工作全部集中在波特蘭。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波特蘭海軍基地有2萬多名工作人員,從事偵察和摧毀敵方潛艇武器的研究工作。

當時,英國最先進的核動力潛艇“無畏戰艦”號正在裝配美國北極星式核潛艇技術設備,英美的打擊目標是蘇聯正在服役的350~400艘以常規動力推動的潛艇,以及正在研製的幾艘核潛艇。西方把“無畏戰艦”號核潛艇視為對付蘇聯核動力潛艇和常規潛艇的有力威懾手段,構成了西方防禦體係的一個重要鏈條。

“無畏戰艦”號潛艇上安裝的尖端裝置是集多種裝置為一體的綜合性偵測裝置。主要有:根據美國最新科技成就開發的潛艇方位測定儀,該裝置可在水中發出輻射距離數十海裏的超聲波測出敵方潛艇位置;當時最先進的反潛艇技術裝置,可以把引力場中任何輕微的振動變化都測出來,即使在深水下也極為有效。這在當時是無法加以抗衡的偵測手段。克格勃最感興趣的反潛艇技術就在於此。

代號為“布蘭達二號”的克格勃特工名叫哈裏·霍頓。此人是波特蘭海軍艦艇研究中心的高級職員。他16歲就參加了英國海軍,一待就是20多年。

1945年二戰結束,霍頓複員改任文職。因他曾長期在海軍服役,熟悉海軍情況,被派到了華沙,成為英駐波蘭使館海軍武官奈傑耳·奧斯廷上校身邊的工作人員。

由於戰爭的巨大破壞,戰後的波蘭市場物資匱乏,黑市猖獗。比如美國新研製的盤尼西林和其他特效藥品在黑市上的價格比黃金還貴。霍頓垂涎其高額利潤,非常熱心做黑市買賣。在華沙,霍頓結識了一位叫克利斯蒂安娜的波蘭女郎。此女風流多姿,與霍頓一見如故,兩人頻頻幽會。不久,克利斯蒂安娜又把自己一些朋友介紹給霍頓,慫恿霍頓利用外交郵袋的便利以及手裏握有英鎊、美元的優勢進行特效藥的黑市買賣。從此,霍頓財源滾滾。可是,好景不長,1950年,霍頓因屢次酗酒被遣送回國。霍頓沒有料到,他的這段富裕而浪漫的華沙經曆實際上是波蘭情報機構按照蘇聯克格勃的旨意精心編導排演出來的。霍頓所進行的黑市藥品交易的每一筆買賣,與這位迷人的波蘭女郎每一次幽會都被無一遺漏地記錄存案。

哈裏·霍頓被遣送回國後,在波特蘭海軍基地找到一份工作。期間結識了一位名叫愛塞爾·伊麗莎白·姬的小姐。伊麗莎白·姬已經46歲,仍過著獨身生活。

伊麗莎白·姬是波特蘭海軍技術資料管理科的秘書,負責將各種用於海軍的新技術和裝置的試驗結果填寫在各類報表上,歸納裝訂成冊,然後存檔保管。由於他倆在相近的部門上班,常常見麵,慣於向女人獻殷勤的霍頓就用自己的車送伊麗莎白·姬上下班,這樣他們的交情逐步加深,常湊在一起喝杯咖啡閑聊,關係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