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漓深深施禮,秦氏道:“這些年來,陛下身邊無人,便抬舉奴婢,叫奴婢一直管著這些,可奴婢畢竟是奴婢,比不得主子有底氣,做起事情來也束手束腳,可是,想著陛下將事情交付到奴婢手中,便是信得過奴婢,縱是萬死,也要將事情做好才是,這些年來戰戰兢兢,從不敢有半分疏漏,眼下娘娘入宮,奴婢也盡可以鬆一口氣了。”
秦氏這話說的極漂亮,青漓也不能不給臉麵,示意玉竹將她扶起,溫言道:“尚宮這些年辛苦,大家皆是看在眼裏的,本宮年紀尚輕,資曆不足,正是該請尚宮扶持的時候呢。”
“娘娘如此說,便是折煞奴婢了,”秦氏極謙卑的垂下頭,道:“娘娘入宮,必然是要重組六局二十四司的,諸位女官皆在,但憑娘娘吩咐,無有不從。”
“尚宮這是說什麼話,”青漓笑意盈盈,目光中是真摯的挽留:“本宮初學乍練,什麼都不懂,自是該依仗諸位的,哪裏有胡亂插手的道理?快別這樣說,倒叫人覺得本宮容不下人。”
秦氏再三推拒,在青漓堅決挽留下,終於無可奈何的應允留下,直到皇後熟悉完宮中事物方才卸任。
魏國公府從未想過自己家竟會出一位皇後,自然不曾給予青漓真正的皇後教養,但作為魏國公府的嫡長女,青漓總是要嫁入高門做當家主母的。
為著這個考量,府中中饋之事與人情往來,董氏也不曾避諱過青漓,有意無意的指點過她不少,等封後的聖旨下了,更是惡補了一通。
青漓也算是聰慧,可天生就對數字無感,董氏說了許多,陸女官也點了不少,她皆是似懂非懂,開不了竅,倒是叫董氏愁了好幾日。
對此,青漓自己倒是看得開——她是去做皇後,又不是做賬房,理會那些有的沒的做什麼。
日子過得好壞與否,同能否管賬無關,她不需要學會精打細算,隻消明了馭人之道,便可無往而不利。
隻要能將管賬的人壓製住,又何必費這個心力,辛苦自己呢。
皇帝登基十數年,諸事甚多,留下的賬目也多,好在青漓出嫁前董氏將自己的陪嫁給了她兩個,閱曆見識都在,也能襄助一二。
她有意栽培自己身邊人,便叫玉竹與鶯歌一道,陪著幾位女官一道查賬,倒也不指望她們即刻便成長起來,而是希望她們能跟著學點東西。
玉竹性子活潑些,見秦氏走了,才輕哼道:“裝什麼大頭蒜呢,話裏話外的拿著先太後說事兒,奴婢老早便打聽了,她也不是近身伺候的掌事嬤嬤……”
“噤聲,”青漓看她一眼,道:“陛下既然叫她管事,必然有其中的道理在,我知你是關心我,卻也要注意分寸,素日裏顧好自己的事情便是,少說些有的沒的。”
~
出了宣室殿,秦氏便往恪太妃那裏去了,不複之前的淡然謙和,而是露出了幾分難掩的焦躁:“太妃,皇後娘娘那邊,奴婢可是將賬目交過去了,若是出了什麼漏子,沒好果子吃的,可不隻是奴婢一個!”
向青漓深深施禮,秦氏道:“這些年來,陛下身邊無人,便抬舉奴婢,叫奴婢一直管著這些,可奴婢畢竟是奴婢,比不得主子有底氣,做起事情來也束手束腳,可是,想著陛下將事情交付到奴婢手中,便是信得過奴婢,縱是萬死,也要將事情做好才是,這些年來戰戰兢兢,從不敢有半分疏漏,眼下娘娘入宮,奴婢也盡可以鬆一口氣了。”
秦氏這話說的極漂亮,青漓也不能不給臉麵,示意玉竹將她扶起,溫言道:“尚宮這些年辛苦,大家皆是看在眼裏的,本宮年紀尚輕,資曆不足,正是該請尚宮扶持的時候呢。”
“娘娘如此說,便是折煞奴婢了,”秦氏極謙卑的垂下頭,道:“娘娘入宮,必然是要重組六局二十四司的,諸位女官皆在,但憑娘娘吩咐,無有不從。”
“尚宮這是說什麼話,”青漓笑意盈盈,目光中是真摯的挽留:“本宮初學乍練,什麼都不懂,自是該依仗諸位的,哪裏有胡亂插手的道理?快別這樣說,倒叫人覺得本宮容不下人。”
秦氏再三推拒,在青漓堅決挽留下,終於無可奈何的應允留下,直到皇後熟悉完宮中事物方才卸任。
魏國公府從未想過自己家竟會出一位皇後,自然不曾給予青漓真正的皇後教養,但作為魏國公府的嫡長女,青漓總是要嫁入高門做當家主母的。
為著這個考量,府中中饋之事與人情往來,董氏也不曾避諱過青漓,有意無意的指點過她不少,等封後的聖旨下了,更是惡補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