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文化“反動分子”(1 / 1)

正愁沒有招兒,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兒。一天,一個小混混王瀧南告密,說舉人王錫侯刪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一書,此行為與叛逆無異,請求將他治罪。

王錫侯本名王侯,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讀書人,因怕自己的名字給領導添堵,就改名錫侯。他三十八歲時中得舉人,赴京參加會試屢屢受挫,九次考試九次落榜,考到60多歲了仍是個老舉人。

王錫侯才華有限,卻無自知之明,他不甘心就這麼默默無聞地過一輩子。於是,他另起爐灶,立誌著書,以求名揚後世。經過勤奮筆耕,居然寫出了十幾部書,但這同乾隆的“禦製詩”一樣,數量多,質量差,無一部能流傳於世。

《字貫》便是王錫侯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書中,王錫侯以《康熙字典》為藍本,將《康熙字典》所收的字按天、地、人、物分類,重新編排而成。《字貫》出版後,不僅沒給王錫侯帶來名和利,反而給他帶來了塌天大禍。

向王錫侯發難的王瀧南與王錫侯是同族,曾因犯罪被政府勞教,不久,他成功越獄逃回家。在動不動就株連九族的時代,王錫侯生怕受到王瀧南的牽連,便同鄉裏的幾個人將他再次扭送到衙門。

多年後,王瀧南被釋放,便成了一條瘋狗,逮誰咬誰。他聽說《字貫》刊印,就立即前往官府稟報,咬定王錫侯沒安好心,竟敢誣蔑貶低國家前領導康熙帝。

海成接到舉報後,立即命令逮捕王錫侯。

正愁沒有招兒,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兒。一天,一個小混混王瀧南告密,說舉人王錫侯刪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一書,此行為與叛逆無異,請求將他治罪。

王錫侯本名王侯,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讀書人,因怕自己的名字給領導添堵,就改名錫侯。他三十八歲時中得舉人,赴京參加會試屢屢受挫,九次考試九次落榜,考到60多歲了仍是個老舉人。

王錫侯才華有限,卻無自知之明,他不甘心就這麼默默無聞地過一輩子。於是,他另起爐灶,立誌著書,以求名揚後世。經過勤奮筆耕,居然寫出了十幾部書,但這同乾隆的“禦製詩”一樣,數量多,質量差,無一部能流傳於世。

《字貫》便是王錫侯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書中,王錫侯以《康熙字典》為藍本,將《康熙字典》所收的字按天、地、人、物分類,重新編排而成。《字貫》出版後,不僅沒給王錫侯帶來名和利,反而給他帶來了塌天大禍。

向王錫侯發難的王瀧南與王錫侯是同族,曾因犯罪被政府勞教,不久,他成功越獄逃回家。在動不動就株連九族的時代,王錫侯生怕受到王瀧南的牽連,便同鄉裏的幾個人將他再次扭送到衙門。

多年後,王瀧南被釋放,便成了一條瘋狗,逮誰咬誰。他聽說《字貫》刊印,就立即前往官府稟報,咬定王錫侯沒安好心,竟敢誣蔑貶低國家前領導康熙帝。

海成接到舉報後,立即命令逮捕王錫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