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後決定,給甘肅一省開個政策口子,重新實施捐監政策,並且一再強調,隻準捐納糧食,不準折成銀兩。此後,甘肅地區一直上奏大旱,乾隆也隻好給甘肅了一個特區名額,繼續實行捐監政策。
可是,和珅的軍報卻讓乾隆十分不解,為什麼連報大旱的甘肅突然連降大雨,以至延誤了用兵?難道甘肅方麵謊報了旱情?他覺得其中一定有貓膩,立即發了密旨給和珅,要求和珅調查出事情的真相。
收到密旨後和珅來了精神,這下終於有他的用武之地了。他和劉全化裝成外地商人的樣子,潛入甘肅連年幹旱的地區調查情況。
這天晚上,和珅和劉全到了一個名叫柳堡的莊子,投宿到一個叫楊瑞生的監生家裏。晚上,楊瑞生讓老婆燒了兩樣青菜,他與和珅就在堂屋坐下來吃飯。
和珅見楊端生這麼好客,頗不好意思,便從口袋裏掏出十兩碎銀往桌上一放說:“楊兄,打擾你,實在不好意思,這點銀子就算我的房錢、飯錢了。”
楊瑞生看了看錢,說:“你是做生意的?好像挺有錢啊。”
“啊,啊,是的,是的,我是做生意的。”和珅愣了一下說,又推了推銀子,示意讓他收下。
楊瑞生當下也不客氣,就拿了這銀子,扯著嗓子喊他兒子去買點酒肉,剩餘交給了媳婦,待秋裏交“監糧”。
和珅聽了,連忙問道:“楊兄,這‘監糧’是怎麼回事?”
楊瑞生一邊往和珅碗裏夾菜,一邊漫不經心地說:“這‘監糧’就是像我這樣的監生每年向政府交的糧。”
“你們憑什麼交糧?”
“憑什麼,就憑當官的一句話唄!說是讓我們交這些糧食以換取監生頭銜,以後便可應試當官了,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那你年年都交了?”
“那是自然,要是不交那可不得了,縣衙會像催租子一樣地催你,以後你也再別想去應試了,唉。”
和珅又問道:“咱這兒是不是年年都遭旱災啊?”
“旱災?”楊瑞生搖了搖頭說:“說來也怪,要說咱這地方靠近沙漠,應該旱才對。可是老天爺偏偏沒在這兒鬧過,倒是雨水充足,隻是這裏是沙土地,所以產量不高。”
“噢,”和珅聽了點了點頭,他心裏全明白了,乾隆懷疑的不錯,這裏麵果然大有文章。他又問道:“那你們交的糧食都擱哪兒去了呢?”
“別提了,起初政府還讓我們交糧食,到後來嫌收糧食太麻煩了,便改讓我們交銀子了。”楊瑞生忿忿地說:
“每年要交多少?”和珅又問。
“一年六十兩。”
和珅心裏默默一算,一人一年六十兩,這甘肅省大概有十多萬名監生吧,這一下每年就是六百多萬兩銀子,乖乖,可不是個小數目。
乾隆最後決定,給甘肅一省開個政策口子,重新實施捐監政策,並且一再強調,隻準捐納糧食,不準折成銀兩。此後,甘肅地區一直上奏大旱,乾隆也隻好給甘肅了一個特區名額,繼續實行捐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