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梓潼如此想。
*
崔氏釀的醬油,一經麵世,路梓潼的商鋪裏就被搶購一空,隻要買家不是普通的人家,都是聊城大大小小的飯館們。
這也跟摘星樓的泄密分不開的。
路梓潼又教了摘星樓的大廚幾道菜品,酸菜魚,毛血旺等川菜。
大廚便把路梓潼家醬油的事情‘悄悄’的泄露出去了。
一傳十,十傳百,路梓潼剛上來五十斤的醬油,沒過幾天就銷售一空。
豆腐皮和腐竹,豆腐,也是一起上的。
路梓潼的捆綁式銷售,買五斤醬油就得買一斤豆腐皮或者一斤腐竹。
並且附送醬油的用法,以及用豆腐皮和腐竹製作的菜品。
一時間,豆腐皮和腐竹賣的也很好。
好在當初路梓潼就讓崔氏又釀了一百斤,五十斤賣完了,一百斤的醬油又到了。
而趙小鳳的豆腐皮天天都要做的。
不過,趙小鳳現在肚子越來越大了,開始對外賣技術。
凡是來陸老七家學製作豆腐皮的人,都得有兩個條件,一、學費五兩銀子,大豆自備。
二、豆腐皮隻能賣給路梓潼家的百貨鋪裏。
陸家村很多人都願意學,做好之後讓路梓潼來挑,品相好的可以收,品相不好就隻能自己吃掉了。
路梓潼又給陸家村的人找了一條財路。
這下路梓潼小福星的稱號算是妥妥的做實了。
陸家村總共有一千口人不到。
男的多,女的少,除卻老人,孩子,能幹活的也就四五百人。
修建寺廟要了一百多個。
酒肆裏要了五十個。
果園裏要了十個。
自己做豆腐皮的,養蠶的,或者有自己活計的也有不少。
崔氏要做醬油坊,招人就有點難了。
況且,此次隻要做飯好,成過親的女子。
這就有點難了。
但是醬油賣的好,醬油坊必須得做。
找來找去,崔氏挑了十個跟她差不多的女子來幫忙。
一天十文錢不管飯,上午做一個時辰,下午做兩個時辰,並不是很忙。
有了上次果酒方子被偷的經驗,崔氏這一次學精了。
十個人分組,三人一組,做三個步驟。
第一組人,隻做蒸豆和發酵。
第二組人,把發酵過的黃豆放入木桶中釀製。
第三組人,就是崔氏自己帶四個人來做,熬製醬油,和熬糖,往醬油裏麵加。
最後一步就是晾曬。
每個人都固定做某一步,除非那個人人緣好,能把四個人聚齊,才能得到醬油的方子。
不然,其他人是不會做醬油的。
隻不過,釀製醬油需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崔氏就的讓人在屋裏壘炕,還得專門有人燒火,控火。
如此,簡易的醬油坊就行成了。
現在崔氏每天做醬油,山楂片和山楂糕,就交給陸俊鵬和陳杜娟來做了。
隻不過,崔氏對路梓潼十天一結工錢這個不太滿意。
這天一大早,陸俊英和路梓潼要把釀好的醬油送聊城的鋪子裏。
崔氏拉著路梓潼發牢騷:“小五啊,人家都是一個月一結,咱們給的工錢多不說,幹活時間又少,還十天一結,沒必要吧。”
路梓潼如此想。
*
崔氏釀的醬油,一經麵世,路梓潼的商鋪裏就被搶購一空,隻要買家不是普通的人家,都是聊城大大小小的飯館們。